史海拾贝:中国社会学概念体系的历史资源
[Abstract]:How to prove that group learning is the sociology of ancient China? The main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discipline is whether it forms a set of explanatory concepts. Concept and concept system is the ultimate basis of a discipline. The form of concept existence and continuity is the form of group existence and continuity. Therefore, listing the local basic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systems can not only prove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sociology in history,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prove its continuity. This paper picks up 34 concepts from the vast sea of history. Among them, four basic concepts are group, lun, benevolence, and mean. They embody the four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ology: human nature, integration, interlinking, and utility. This paper adopts the hierarchical framework of "Xiuqi Zhiping", divides 30 basic concepts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fit group and the other is energy group, which includes two level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Qi family, one is good group and happy group, the other is good group and happy group.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governing and peace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concept system of Chinese sociology (group science) with complex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s form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类号】:C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洋;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0年06期
2 张虎祥;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0年07期
3 余洋;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0年08期
4 张虎祥;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0年09期
5 余洋;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0年10期
6 张虎祥;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0年11期
7 雷洁琼;贺词[J];社会学研究;2000年04期
8 杨建华;经验与启示:中国社会学的百年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9 杨雅彬;以社会为己任的中国社会学[J];人民论坛;2000年12期
10 余洋;中国社会学30天文摘[J];社会;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铎;;略论时代性与社会学——中国社会学60年[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谷迎春;杨建华;;费孝通与百年中国社会学——追思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耿敬;;30年中国社会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回顾与反思[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轨迹和其鲜明特色[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郑杭生;陆益龙;;把握交融趋势,推进学科发展——论当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关系[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6 赵旭东;;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兴宇 通讯员 赵达;学者建议“重新激活中国社会学思想传统”[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曾毅邋特约记者 王占武;中国社会学2008年学术年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广 唐红丽;深化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推动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应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复兴[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N];光明日报;2009年
6 文军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学的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胡炼刚;孙本文: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鲁小彬 通讯员 黄家亮;中国社会学进入“理论自觉”新阶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记者鲁小彬;中国社会学只有扎根中国经验才有生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记者 宋茜;中国社会学会 2011年学术年会召开[N];江西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缑文学;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与理论自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慧姝;论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铖;从“价值中立”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0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27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