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跨两岸的调研,共完成478份问卷与56人次共2492分钟的深度访谈,在此调研基础下进行一系列定量统计分析与定性演绎分析。就人口、社会经济与居住特点而言。发现在沪居住的台湾家庭无论在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与居住偏好,都与台湾一般家庭有所差异。在沪台湾家庭普遍有以下特点:高度全球化流动性、高教育背景、高社会经济地位、年轻、具有专业技术与能力。研究发现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普遍不是短期停留,在沪大多有家人相伴,在沪有四成的购房比例与高度购房意愿,另外,台湾家庭在沪居住区域也越趋多元,过去台湾家庭明显聚居的区域为长宁区、徐汇区,近几年闵行区逐渐成为台湾家庭新兴的聚居区域,虽然部分台湾家庭仍有聚居在一起的居住偏好,但是,在所有样本台湾家庭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台湾家庭目前并未居住在台湾家庭聚居情形较明显的聚居区域。具有“居住隔离”倾向的台湾家庭比例已下降,而台湾家庭成员普遍评估自己在沪有中、高度的社会融入程度。 就移居模式与趋势而言。台湾移民普遍以家庭迁移的方式移居上海,“举家迁移”上海的趋势已逐渐增强,目前已超过“单身赴任”的人数,据本研究统计,每四个台湾家庭中,便有一个家庭以“举家迁移”的方式移居上海。由于不同的移居方式,使得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时呈现出不同的居住偏好与工作偏好。根据移居上海的时间节点划分,本研究发现在沪居住的台湾家庭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分别是在2005年以前移居上海的“老移民家庭”,以及在2005年以后移居上海的“新移民家庭”。研究发现“老移民家庭”与“新移民家庭”,无论在家庭阶段、家庭移居模式、家庭分隔经验、家庭结构,以及在沪居住偏好上,都有显着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宏观政策与环境的影响。 就居住偏好与趋势而言。在沪台湾家庭“居住隔离”倾向的深根是由于大城市外销房政策使然,但随着内外销房政策的并轨,台湾移民的自主意愿与居住偏好才开始产生作用,直到本研究于2011年1月完成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沪的台湾移民仍具有居住隔离倾向者己降至六成左右。在沪台湾移民虽然具有“居住隔离”的倾向,但是他们并不会如同其他移民群体一般,刻意营造出单一族群的社区,本研究认为台湾移民对于聚居的选择往往不是受到“族群”或是“种族”的影响,更多地是源于台湾移民群体的“社会阶级”特性。台湾移民在乎的是邻里之间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与对生活素质、环境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在族群与种族上进行筛选与隔离。然而,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时主要有两种迁徙模式,一是“迁徙隔离”,也就是一贯地保持着与多族群同住的倾向,他们的迁徙路线能够以“聚居-分散-再聚居”来表示;台湾移民第二种迁徙模式则是逐渐与上海当地居民混居,也就是本研究界定的“迁徙同化”。目前上海台湾移民群体中,具有“迁徙隔离”倾向的移民大约占八成左右,而有两成的台湾移民再沪迁徙则属于“迁徙同化”倾向。 就台湾家庭在沪居住的族裔环境、族裔功能而言。上海台湾移民的实质族裔环境与相关资源仍未成熟,目前在沪台湾移民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社群”来营造出族裔社区的概念,并享受它所带来的附加功能。此外,在沪台湾移民之间通过滚雪球的方式相互认识,进而建构出紧密、交织的另一型态的族裔社会网络。无论是网络社群或是滚雪球的交往模式,几乎没有一个台湾移民会遗漏在这些族裔社会网络之外,只要进入了这个网络,台湾移民便可以依其社会阶层与需求找到愿意投入的小型社交网络,来满足自身在沪居住时的经济、生活或心理层面的需求。 就在沪台湾移民的社会融入而言。各个社会阶层的台湾移民通过他们一贯的社会交往方式,通过个人或社会团体形式,积极与当地社会与正式组织进行交流。虽然台湾移民之间有着坚实又紧密的族裔社会网络,但是,台湾移民绝不像其他移民群体一样,自我局限在族裔或族群的框框中,一旦取得合适渠道,他们乐意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互动。这可以从台湾商人在沪普遍有着高度的经济投入与丰富多元的商界活动,以及台湾学生多半进入当地学校就读,并与当地学生密切交往,看出台湾移民群体与当地社会的社会融入决心与行动。唯目前仍有一些台湾移民群体,大多数是未就业的台籍配偶,他们大多缺乏与当地社会互动与交流的渠道,因此,在社会融入方面一直有着与当地社会格格不入的无力感。 就身分认同而言。在上海的第一代台湾移民普遍没有身分认同问题,一部分台湾移民自诩为“全球公民”,一部分自认为“在沪台湾人”,另外也有一些台湾移民因为个人生涯发展或家庭生活层面已在沪愈趋稳定,并随着两岸关系和谐发展、大陆惠台政策与相关措施的实施,近期在台湾移民群体中已开始出现“上海长期居民”的身分认同。然而,移民后裔在身分认同上的问题也已浮上台面,台湾移民后裔在沪生活往往无法摆脱于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局限,尤其是户籍制度与台湾移民后裔的福利权、社会权甚至是就业权的紧密连结,导致自小在上海长大、长期居住在上海市的台湾移民后裔仍旧有着“社会他者”的社会标签,现今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所造成的“社会排除”效果,尚未获得大陆与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关注与回应,目前仍缺乏有效介入与协助机制。 在理论层次上,本研究将上海、美国与澳洲的台湾移民居住模式与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分析。无论在上海、美国或澳洲,发现各地台湾移民群体有着相似的个人特质、家庭观念、经济地位与居住偏好,他们不仅积极融入于当地社会,并且与家乡台湾保持着高度的连结,他们的适应力极强,却又努力在适应过程中不失去自身原有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但因为移居到不同的社会当中,台湾移民会发展出一个能够适应当地宏观环境的生活与互动方式。 本研究建立了“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模式框架”。在沪台湾家庭在上海的居住模式直接受到了移居方式与时间节点、移居动机、个人特质与能力、社会经济地位、返台安排、在沪居住时间,以及已存在的族群住房市场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居住偏好与安排。而台湾家庭在沪的居住模式式对于家庭成员在沪的生活适应、社会融入、身分认同与留沪预期都有直接的影响,这可以从本研究所进行的一系列定性与定量分析中获得印证。亦可以看出宏观环境对于台湾家庭在沪居住的重要影响,发现两岸关系发展、大陆惠台政策与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对于台湾移民在沪居住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自始至终的影响。在宏观环境的演变与调整之下,台湾移民相应产生了不同的移居模式、居住偏好与适应历程。 在政策实践与建议上,本研究针对在沪台湾群体人数估计提供了一系列的计算方式。研究者并模拟了在沪台湾移民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统计信息及数据库,期望能有助于上海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部门对于在沪台湾移民群体需求与人数的掌握。此外,研究者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台湾家庭在沪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需求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建议,并且也对于台湾家庭在沪居住的未来趋势做出分析,期望能协助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有关部门提前进行因应。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18;C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继东;毛芳;;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日本单身赴任比较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2 朱松岭;陈星;;“大陆台商”的非植根性状态与植根性趋势——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审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徐菊芬;张京祥;;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制度成因及其调控——基于住房供给的视角[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4 栾明梅;李小贞;;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3期
5 赵森;李义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建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6 黄元全;;从两岸关系发展史看第三次国共合作[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林龙飞;;华侨华人社会适应内在机理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年04期
8 李爱慧;透视当代美国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J];东南亚研究;2005年04期
9 陆淑珍;;居住时间与新生代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10 吴宏洛;;社会排斥:涉台婚姻的一个研究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吴亚明 聂传清;[N];人民日报;2009年
2 李章生;[N];联合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守国;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和城市功能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梁松寒;就读内地大学之台湾大学生的生活适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邓一飞;在沪台胞子女就读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
本文编号:
2315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1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