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法:定性调查中“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iming at making up for the separation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connotation and source of methodology should be analyzed in the operation of specific methods. Improve existing metho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experie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ree methods of "chat", "auditing" and "experience" in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and expands the concept of "subject" and "interaction".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arration, synonym and empathy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the interviewe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ully realize the "integrity" principle emphasized in the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methodology,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terviewees'"no expression or no expression", and approach the "reality of the subject" more closel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2008ZX10001-003)”(三)艾滋病毒经性传播扩散决定因素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C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5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吕新强;百年来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9 徐改;RUC式“生活历史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玲;黄瀊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7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学习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走向规范化与本土化所面临的任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3年06期
3 潘绥铭;黄盈盈;;“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4 刘春雨,余冬保,张有春,王若涛;AIDS项目伦理审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教育研究中如何整合量与质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2 王新珠;;国外来访者心理康复研究趋势[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班建武;;文化研究的特点与教育学方法论的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坤;季浏;;对体育科学研究中多元混合方法的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3期
5 钟虹;;自律性学习模型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刘爽;;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初步认识[J];华章;2010年21期
7 黄盈盈;潘绥铭;;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论主体构建视角下调查方法的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6期
8 李晓娜;;语言态度研究方法——以《大学生对普通话和上海方言变语的评价》和《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李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年04期
10 姜远勤;;生活与哲学专题[J];广东教育(高中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宿昆;王黎霞;胡代玉;陈求扬;林永明;刘英;徐飚;赵琦;;交通费补助对贫困结核患者完成治疗的支持作用的定性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景权;谭又吉;潘美儿;严良斌;;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院伤害的定性研究[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3 汪萌萌;王景权;张国成;潘美儿;吴李梅;虞斌;严良斌;;外来流动人口麻风病的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4 纪伟石;马大力;;关于调查项目的结构主义分析[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C];2010年
5 韩毅;金碧辉;;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方法的形成与演化[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慧;王宗锋;;教育技术的复杂性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7 于述胜;;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张惠娟;;浅议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丁水平;林岚;唐得昊;刘树明;;中国大陆与台湾旅行社B2C模式网络营销对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沈壮海;精神文明的脚步[N];光明日报;2011年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沈壮海;精神文明的脚步[N];光明日报;2011年
3 董京泉;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N];光明日报;2011年
4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颜晓峰;体系博大 思想精深[N];解放军报;2011年
5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建彬;中医综合治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根治率的队列研究监查与定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张军;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殷妍;孕妇营养状况与枯萎卵妊娠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李赞华;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在糖尿病中西医治疗中的方法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王彬;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7 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陈国平;几类脉冲泛函微分方程定性研究及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峰;拉兹权威命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埃利希的“活法”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浏;皖南农村地区剖宫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贺敬;当代宗教功能试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纪静宣;利益衡量的理论概述及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5 刘婕;毛泽东的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6 裴铃惠;从《新京报》时评看公共知识分子的传媒表达[D];兰州大学;2010年
7 张俊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评价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齐久恒;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与当代中国改革[D];广东商学院;2010年
9 李松;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逻辑与启示[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许奕;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7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6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