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跨界影响力研究
【图文】:
络交流数据,不仅可以体现作者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反映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网络文献交流对于学术的跨界影响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善接收者的知识结构,形成接收者新的思考或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到学者所属学科对学术方向的把握、科研机构对学术合作伙伴的选择。由于在交流过程中接收者充当了对知识认可信息的发送者,通过文献的交流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知识交换,由此带来不同机构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种建立在学者与学者之间通过文献所发生的学术交流所引起的宏观层面不同学界的互相影响原理如图1所示:图1基于学者文献交流的跨界影响原理图在图1中,学者1通过阅读学科文献B实现了跨学科学术需求的一致性,学者1与学者2通过阅读文献B实现了学科和机构学术需求的一致性,一旦这种一致性在统计规模上实现了显著性,这一微观数据可用于度量跨界影响关系。从跨学科交流关系的估计样本选择来看,把握理性读者的可长期跟踪交流关系是产生可靠估计的关键。理性读者有两项基本假设:第一,可表示性:理性读者研究兴趣由其文献选择来表示,即理性读者的选文模式能够体现其学术旨趣;第二,抗干扰性:理性读者应满足时间稀缺性质,即理性读者不会浪费时间大量下载与自己研究不相关的文献,因而其选择的文献中不属于其学术兴趣的杂质非常少。一些利用大型的公开网如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读者,虽然浏览页面数量很大,但读者身份较为庞杂,浏览信息过于繁杂,精准度不高,很难满足这两点基本要求,在反映读者学术旨趣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易形成稳定的结论。直接使用期刊网的用户则不能保证人文社会科学读者的代表性。为获得充足的有代表性的样本,我们认为应以人文社会科学读
学者因为同一研究主题合作完成学术成果而产生机构之间的互相渗透,将这样的关系从合作文献中提取出来,就形成了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实证研究选择了1482所大学学术科研机构作为图的节点,从文献中产生了8018条机构合作关系,显示机构合作网络图中节点度数的分布近似幂律分布,这表明网络存在“小世界”现象,是比较典型的一类稀疏网络。我们使用WFN-Q算法对训练数据进行了30次实验,结果比较稳定,,共产生9大子群和103个机构合作小社群,节点数为2或1的小群做忽略处理(见图2)。图2学术机构社群结构图仔细观察图2,9大子群中,北京地区高校处于机构合作网络的中心地位;每一个子群具有明显的星型结构,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区域分层带动高等教育建设格局;每一子群中处于中心地位的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排在国内前列。陕西省和东北三省属于同一个群,但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相差很大。进一步分析数据表明,陕西省与东北三省的联系主要是以中国科学院为桥梁。作为中国主要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的中国科学院主要与理工科类院校有很强的合作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机构在连接学术机构的合作方面起着纽带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每一子群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结果如图3所示:具有相同纹理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属于同一个社群,灰度由深至浅表示群组的节点数量由大到小,可以看出分为9个不同的群,这正好对应着WFN算法得到的9个节点数最大的社群。星型结构中的强校纽带作用比较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序社会合作模式。—139—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品牌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10XNI014)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巍;刘仲林;;国外跨学科评价理论新进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4期
2 李燕;;关于引文评价指标中的三个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3期
3 陈雅,郑建明;基于科学交流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05年10期
4 邱均平;熊尊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著者的引文分析[J];现代情报;2008年08期
5 谷景亮;贾培民;钟彩霞;段永璇;岳媛;;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兴;范勇;张小平;;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0期
2 邓顺利;朱建军;刘玲;;加强新疆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J];决策咨询;2012年03期
3 马行超;;基于学部制的跨学科团队培育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09期
4 徐佳宁;;基于Web2.0的非正式科学交流过程及其特点[J];情报科学;2008年01期
5 孟微;江珊;李艳;;基于引文分析的高校教师英文文献需求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情报探索;2012年05期
6 吴建华;谭春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国际经验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年03期
7 范佳佳;;全评价理论在学科馆员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评价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2年09期
8 王凌峰;张泽玺;;基于引文网络的单篇论文新评价指标:Hi指标[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9 吴才唤;;知识地图研究进展:从显性知识地图到隐性知识地图[J];图书情报知识;2012年06期
10 田瑞强;潘云涛;姚长青;;情报学代表性学术机构研究焦点比较分析[J];情报杂志;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盛博;丁X;;基于引用内容的引文评价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文;天津市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的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李玲玲;科研协作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梁洁;教育技术学CSSCI来源期刊的引文网络结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向超;基于Science载文的自然科学研究状况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支广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跨学科学习及实践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文国,赵飞,李章华;科研院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颜志森,姚远;科技期刊信息传播功能的演进[J];编辑学报;2001年01期
3 朱少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纳;;生而平等与“造而平等”[J];读书;2009年02期
5 马晓军;基于CSSCI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自引情况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6期
6 石善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J];技术经济;1999年12期
7 马费成;H.R.西蒙;;文献计量学的现状与趋势[J];情报科学;1992年05期
8 李桂霞,张新潮;网上期刊模式及其比较[J];情报科学;2001年10期
9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九) 第九讲 文献信息引证规律和引文分析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10 鄢晓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崔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现状与趋势[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越;微博用户群体结构挖掘算法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索利军;多关系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2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2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