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交网络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面向在线婚恋服务的社交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开启了全新的开放式网络婚恋模式。它颠覆了传统婚恋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为人们提供更为广阔和多样的交友空间,并逐渐成为当代人们恋爱交友的重要的方式之一。与一般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相比,在线婚恋平台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私密性,旨在满足人们恋爱婚姻需求,包含了用户大量的隐私信息,因此使得用户面临较高的隐私泄露担忧;另一方面,交流对象的完全陌生性也使得人们很难真实把握对方的信息,使其面临着较高的欺诈担忧。针对在线婚恋平台的交友有效性和目的私密性等固有特性,一般用户具有明确的使用或不使用意愿。但针对在线婚恋平台的相对高效性和对用户隐私在一定范围内开放性的担忧,许多用户产生具有较强使用意愿和较强不使用意愿而犹豫不决的心理矛盾现象。用户使用和不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也具有一定的矛盾对立的二元特性。然而,目前研究主要是单一地分析用户积极使用意愿或消极(不)使用意愿。针对在线婚恋这一特殊平台模式,本文将从二元性和悖论视角探讨用户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此,本文首先系统分析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相关理论,如在线婚恋平台、在线婚恋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二元性理论、悖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效价理论、信任理论、不信任理论和归因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效价理论、信任和不信任理论,构建并揭示在线婚恋平台用户使用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其关系。本研究选取百度口碑作为研究对象,抓取网页上的用户对在线婚恋平台评论的客观内容,获取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和计量经济等研究方法对客观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个体感知因素方面,感知益处和信任会促进用户产生较强使用意愿,而感知风险和不信任会促进用户产生最弱使用意愿;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技术使用的社会影响促进用户产生较强使用意愿,而面向需求的社会影响对强使用意愿有显著的作用。研究结果为后续的用户使用意愿和不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分析基础。再次,在用户使用倾向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二元性视角出发,对在线婚恋平台环境下的感知益处、感知风险、服务平台信任、约会者信任、服务平台不信任、约会者不信任、以及正面和负面社会影响等具体内涵做进一步界定与深度分析。从悖论视角,应用归因理论构建用户使用意愿悖论的二元性影响因素作用模型,提出服务平台信任、约会者信任、服务平台不信任和约会者不信任需要通过感知益处和风险间接作用于用户使用意愿和不使用意愿,而感知益处、感知风险、正面和负面社会影响则直接作用于用户使用意愿和不使用意愿。针对以上建立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在量表设计和预调研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对服务平台和约会者的信任和不信任通过感知益处和感知风险间接作用于用户使用意愿和不使用意愿;对服务平台和约会者的信任显著地正向作用于感知益处,对服务平台和约会者的不信任显著地正向作用于感知风险,而约会者信任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感知益处和正面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感知风险和负面社会影响对用户不使用意愿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感知益处和正面社会影响对用户不使用意愿,以及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服务平台信任与感知风险间、服务平台不信任与感知益处间、约会者不信任与感知益处间、负面社会影响与用户使用意愿间的关系均不显著。最后,基于以上实证数据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揭示用户使用意愿和不使用意愿间、服务平台信任和不信任间、约会者信任和不信任间、感知益处和风险间、以及正面和负面社会影响间的悖论关系。利用WarpPLS和SPSS软件,通过卡方差异性检验和对比路径等实证分析发现,对服务平台和约会者的信任对感知益处的作用更大,而对服务平台和约会者的不信任对感知风险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于感知益处而言,服务平台信任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约会者信任,但对于感知风险,服务平台不信任和约会者不信任的作用间不存在显著区别;感知益处对用户使用意愿的作用更大,而感知益处和感知风险对用户不使用意愿的作用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正面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意愿的作用更大,而正面社会影响和负面社会影响对不使用意愿的作用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用户使用倾向、用户使用意愿和不使用意愿间的悖论关系,以及具有二元特性的影响因素间的悖论关系及其不同作用的理解,丰富了现有用户使用行为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管理者该如何促进用户积极的使用行为、减少用户消极的使用行为提供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3.1;C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可;张俊飚;张露;吴雪莲;;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J];管理世界;2015年05期
2 赵宏霞;王新海;周宝刚;;B2C网络购物中在线互动及临场感与消费者信任研究[J];管理评论;2015年02期
3 周国华;马丹;徐进;任际范;;组织情境对项目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4年05期
4 杨水清;鲁耀斌;曹玉枝;;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10期
5 徐健;赵新蕊;;社交网站成员参与动机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10期
6 殷国鹏;杨波;;SNS用户持续行为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10年01期
7 闵庆飞;季绍波;孟德才;;移动商务采纳的信任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家良;个性化信息负载悖论[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彭红霞;社会影响视角下消费者移动预订采纳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陈厚;时间间隔对在线评论影响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陈艺妮;中国消费者网络购物中信任与不信任的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葛冰玉;基于信任和不信任网络的推荐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吴培培;我国婚恋网站O2O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胡广欣;城市单身女性家庭压力及其应对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4 包玉青;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的婚恋网站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陈艳华;适婚群体对婚恋网站的使用意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杨喜;消费者移动SNS业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宋辉;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
本文编号:
2632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3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