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比较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3.5
【部分图文】:
硕士学位论文逡逑MASTER'S邋THESIS逡逑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上述因素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逡逑第三,对样本儿童偏差行为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共同的和有差异的逡逑影响因素。分别以是否出现迟到旷课、说粗话打架、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的行为逡逑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家庭经济水平为代表的人口学变量为控制变量和操作逡逑化的父母(监护人)检查作业、师生互动交流、同辈群体交往、课外学习时间、日逡逑常家务、积极认知的社会联结变量作为自变量,通过多元二项Logistic回归的分逡逑析方法,得到对因变量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变量,并找出对留守儿童产生偏差行为产逡逑生显著性影响的独特变量,同时比较不同社会联结变量之间解释作用的大小。逡逑第四,总结全文并提出建议。最后对回归模型得出的研宄结果的可能性原因进逡逑行解释说明,给出总结性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逡逑方向及思路。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聪宇;;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扩散与矫治[J];传播力研究;2019年13期
2 白雪静;;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与矫治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9年09期
3 田江萍;;我国中小学学生常见偏差行为及其辅导原则[J];教书育人;2008年01期
4 雷雳;李冬梅;;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10期
5 陈丽华;;中职学校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偏差行为[J];文教资料;2011年09期
6 徐文明;梁芹生;罗苏梅;;心理控制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J];校园心理;2017年02期
7 银春铭;;国外儿童少年若干偏差行为的心理分析简述(下)[J];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11期
8 李彦;贾璐璐;任磊;宋慧军;;乡镇留守儿童学习偏差行为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年06期
9 李丽;;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特点的量化分析——以内蒙古赤峰市中学生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10 牛更枫;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网络匿名性和同伴网络偏差行为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璐;刘丽红;;大学生安全感对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2 王莉;邹泓;;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网络成瘾与日常问题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雷雳;马晓辉;;青少年网络道德态度与其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程超;;员工偏差行为控制——基于员工关系管理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王冬燕;余嘉元;;基于加权关联规则的护理人员偏差行为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倪;牛倩倩;;不当督导与偏差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杨雷雷;张亚利;李莉;;大学生自尊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8 ;偏差行为的来源——家长学校父母成长系列课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九届优秀课题成果论坛文集[C];2018年
9 曹}
本文编号:2824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2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