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促进视障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09:45
   当今社会,视力障碍人群是一个非共性的特殊群体,尤其是患视力障碍的在校大学生,由于视力缺失,使他们经常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也受到了很多困扰,同时,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了不利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力度和认可度也很低,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制约着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帮助提升视障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引领他们用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去面对社会,不管对于视障大学生本人还是其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题的研究正是着眼于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普通高校中特殊教育学院的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本文拟用个案工作方法介入视障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问题研究,一方面能够促进残疾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并提高视障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特殊学校及教育工作的水平,讲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得个案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整地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去。本文通过心理学专业量表测试与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调整视障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深刻理解视障学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首先了解某大学视障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加以分析,帮助我们初步领略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状态;其次,分析了解某大学视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去解决问题,介入到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实际问题中去,以心理疗法为主,音乐疗法为辅及深度访谈等实践活动,帮助提升视障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本课题研究弥补了当前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研究的空白,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特殊教育学院范围中的普及,广泛影响着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及专业化。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使我们能够更好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在务实中升华理论知识。
【学位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文献回顾
        1.3.1 国外社会交往相关研究
        1.3.2 国内社会交往相关研究
        1.3.3 视障学生社会交往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深度访谈法
        1.5.4 参与式观察法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视角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梳理
        2.1.1 视力障碍的界定
        2.1.2 社会交往能力的界定
    2.2 理论视角
第3章 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个案背景介绍
    3.2 五位视障大学生的个人情况介绍
    3.3 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预估分析
    3.4 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评估的方法
    3.5 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评估的结果
    3.6 视障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分析
        3.6.1 视障大学生社交能力的需求分析
        3.6.2 视障大学生社交能力的问题分析
第4章 个案工作介入视障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案例分析
    4.1 实践指引
        4.1.1 曼陀罗疗法——激发内在力量
        4.1.2 音乐疗法——释放压力
        4.1.3 沙盘游戏——缓解焦躁
    4.2 个案工作方法在案主一的社会交往能力问题的具体运用
        4.2.1 案主一的基本情况
        4.2.2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4.2.3 资料收集与预估
        4.2.4 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4.2.5 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4.2.6 总结评估
        4.2.7 结案
    4.3 个案工作方法在案主二的社会交往能力问题的具体运用
        4.3.1 案主二的基本情况
        4.3.2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4.3.3 资料收集与预估
        4.3.4 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4.3.5 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4.3.6 总结评估
        4.3.7 结案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研究
    5.1 总结
        5.1.1 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5.1.2 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5.1.3 个案工作方法优势
    5.2 反思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B 视障学生交往能力现状的访谈提纲
附录C 影响交往能力提升因素的访谈提纲
附录D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张群超;;文献计量分析视角下的国内视障人士心理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2 张蕾;;盲校高中段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11期

3 冯伟君;;论视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成才之路;2014年19期

4 冯新平;;90后高职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张宏波;王萍;桂福坤;;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与分析——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郝善学;;浅析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周苗德;;谈视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心里与行为障碍[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12期

8 潘如勤;谈大学生社会交往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陈翠荣;;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J];成才;2001年11期

10 宋燕明,陈秀芳,樊作树,邹义壮,马彪,徐平心;操作性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199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琼;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的实务研究[D];井冈山大学;2017年

2 赵倩;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社会融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3 刘雨辰;社会工作介入视障人士使用导盲犬出行社会接纳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4 任新悦;高校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小组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0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30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