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父母离异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1:49
   时代进步的体现之一就是人们观念的多元化,这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需求,但这种状况也使得婚姻和家庭走向解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夫妻离异不但给彼此造成心理创伤,离异家庭在离异前的情感战役以及离异后带来的家庭环境变化,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问题。离异家庭的家庭困扰中,孩子的学习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父母离异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处于成长期的子女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发展成长甚至是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提高和完善。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父母离异与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人们如何处理离异问题和离异父母如何更好的处理孩子的学习问题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和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样本采用整群抽取的方法,对长沙市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完全中学初一至高三1510名在校学生,使用自编问卷及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陈量表进行测量和调查,并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和统计。本次研究对长沙市离异家庭中学生和非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离异家庭中学生与非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与部分离异家庭中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访谈,对父母离异家给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 对样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深入访谈的调查结果表明离异家庭中学生的总体学习态度显著差于非离异家庭中学生。离异家庭中学生在学习的情感体验、行为倾向上显著低于非离异家庭中的中学生;从父母离异时矛盾的不同激化程度来看,离异时父母矛盾越激烈,其子女学习态度越有问题,越趋向于消极;从父母离异后彼此的关系处理来看,父母离异后相处越平和,交往越密切,其子女的学习态度越积极正常;从离异单亲家庭与离异再婚家庭看,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比再婚家庭要积极健康;从父母离异对处于不同成绩层次的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来看,父母离异对成绩处于“较好”以下水平的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的不良影响十分显著,对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没有显著影响。 从研究结论来看,父母的离异对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影响。从更有利于下一代的发展这个角度出发,父母在考虑自己情感自由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替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要更谨慎的处理是否离异的问题,要慎重地的考虑再婚的问题。从把伤害降低到最小来考虑,已离异的父母更是要调整相处的模式,平和相处,多商量合作,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家庭和学校需联合起来,让离异家庭中的中学生在学习上其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巩固其优良的行为模式,可以他们让有更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更光明的未来。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844.2;C91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视角
    第一节 结构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结构功能理论视角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变量界定和操作化
    第三节 资料来源
    第四节 资料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
    第一节 父母离异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总体状况分析
    第二节 离异过程中父母矛盾的不同激化程度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相关分析
    第三节 父母离异后交往频率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第五节 父母离异对不同成绩层次的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对父母离异个案访谈记录的统计和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几点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丽;裘丽红;蔡慧敏;邢秀萍;;中学生抑郁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06年04期

2 景凤兰;张秀英;;对245名中学生神经衰弱的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1989年02期

3 姚佩宽;董小苹;孙忠雄;胡卫;李兆源;范显义;;上海中学生性发育、性意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4 本刊记者;;荆州地区中学生文联成立[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5 刘振兴;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6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年Z1期

7 王艳玲;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8 汪洋;;永远的50元[J];新青年(朋友);2002年04期

9 杨森;;描绘一个“好老师”[J];希望月报;2002年14期

10 王宗文;Author Unknown;; 自相矛盾的时代[J];英语知识;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园”[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君;父母离异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邓树嵩;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4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34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