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低保家庭儿童英语学习个案社会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5:46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被不断落实,中国开启了农村扶贫的新时代。与农村相比,城市贫困人口受到的关注较少。2018年,西安市《问政西安》节目曝光了西安市教育的一些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城市贫困人口的较少关注以及西安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促使笔者将目光投向了城市低保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本研究旨在通过社会工作方法,以英语学习为切入点,转变城市低保家庭儿童英语学习态度、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其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其英语学习状况,帮助改善他们的“无权感”。在本研究中,首先运用访谈法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笔者认为研究对象L是一个具备改变能力的人,且有一定的上进心。但是L的内心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存在焦虑情绪。造成L英语学习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L自身的原因,也有L家庭的原因,还有学校的原因以及社会的原因。从L自身来看,L的不良学习习惯、对自我的非理性认知以及对外部的依赖是造成现状的内在原因。而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支持不足;学校提供有效资源能力不足;社会整体环境导致资源分布不均是外部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L的需求出发,采用社会工作的增能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任务中心模式对其进行帮助。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笔者和L共同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监督鼓励L完成预定任务。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后,L的英语学习状况无论是从态度层面还是能力层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改变。L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有了迎接挑战的自信。在个案服务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笔者也发现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对于社工实务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结合实务对主体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任务中心模式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1)在外部环境难以短时间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增能,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压力;(2)社会工作能够在儿童学习领域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如果能和其他方面的资源联合干预,效果更佳;(3)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对于服务开展情况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应更注重服务对象的主体性。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理论
        1.2.1 概念界定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现状
        1.3.1 教育学介入研究
        1.3.2 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5.1 预期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状况与分析
    2.1 接案
    2.2 基本状况
        2.2.1 个人状况
        2.2.2 家庭状况
        2.2.3 学习状况
    2.3 初步评估
    2.4 需求界定
    2.5 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2.5.1 个人系统
        2.5.2 家庭系统
        2.5.3 学校系统
        2.5.4 社会系统
第三章 服务计划
    3.1 目标设定
    3.2 服务策略
    3.3 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表
第四章 服务过程
    4.1 第一次服务
    4.2 第二次服务
    4.3 第三次服务
    4.4 第四次服务
    4.5 第五次服务
    4.6 第六次服务
    4.7 第七次服务
    4.8 第八次服务
第五章 服务评估与结案
    5.1 过程评估
    5.2 结果评估
        5.2.1 目标实现程度
        5.2.2 服务对象反馈
        5.2.3 社工评估
    5.3 结案
        5.3.1 结束服务关系
        5.3.2 后期跟进
第六章 反思与总结
    6.1 服务对象的主体性
        6.1.1 讨论缘起
        6.1.2 主体性内涵
        6.1.3 主体性与社工实务困境
        6.1.4 相关建议
    6.2 个案反思
        6.2.1 缺乏实务经验
        6.2.2 缺少量化指标
        6.2.3 缺乏教学知识
    6.3 介入此类问题时两种职业比较
    6.4 任务中心模式反思
    6.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琴;;合作学习中如何处理好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肖川;;学习的真义[J];青年教师;2016年08期

3 杨润贞;;幼儿园“方案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J];宁夏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4 舒国喜;;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志华;;浅析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年08期

6 狄玉虹;;浅谈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J];宁夏教育科研;2009年02期

7 范琪;;让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孙红艳;;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洪锋;;如何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左克军;;动机、动力、自信、毅力——电大“注册视听生”顺利完成学习的前提[J];南钢科技;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彩虹;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正;基于结构和判别语义嵌入的图像表征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范淼;基于表示学习的知识挖掘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4 朱越;增广信息学习[D];南京大学;2018年

5 张文鹏;免投影在线学习[D];清华大学;2017年

6 翟中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自监督表示学习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7 李楠;顶序学习及其应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孙维东;基于样本分布匹配的极化SAR数据迁移学习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9 李豪;多目标学习与优化理论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夏雪;单图烟雾识别中的局部特征学习与表示方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田力;标记分布学习特征重构及其情感识别应用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坤;基于在线学习社区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建模与预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胡晓宛;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获得感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4 李迪;基于在线学习者测试成绩与评论数据的学习资源推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5 赵一倩;自我调节学习对MOOC和SPOC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三种教学交互和任务价值的链式中介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博;高中物理在线课堂学习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7 叶晓红;高中地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8 邓慧玲;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D];广州大学;2019年

9 冯小妹;在线课程中学习风格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10 陈立;面向个性化学习的MOOC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5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55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