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探析及启示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0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分析
(一)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时-空关联特征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反思性特征
(三)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知识性特征
(四)吉登斯风险社会背景下社会行动思想的参照性特征
三、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评价
(一)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价值分析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缺陷
四、吉登斯风险中社会行动思想对中国治理的启示
(一)建设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以规范社会行动
(二)充分发挥行动者的能动性与反思性
(三)利用中国优良传统对社会行动加以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如;;论吉登斯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历程[J];现代交际;2017年11期
2 赵旭东;;吉登斯社会理论与中国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12期
3 林辰;;吉登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J];知与行;2016年03期
4 陈建伟;;时空结构中的资源、权力与实践——评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J];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01期
5 才凤伟;;吉登斯思想体系述评[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6 黄娟;;论吉登斯的阶级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7 尹振宇;;吉登斯现代性制度性的四个维度——基于《现代性的后果》的文本分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年06期
8 张颐武;;吉登斯的思考[J];中关村;2008年02期
9 沙春彦;;试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10 王莉;;简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及其分析途径[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傅艳蕾;吉登斯与马克思的跨时代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郭慧云;论信任[D];浙江大学;2013年
7 陈蓓丽;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9 袁初明;发展风险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毛明芳;现代技术风险的生成与规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鑫;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探析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曾丹;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再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汪俊华;吉登斯以人为本的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马俊红;吉登斯现代性西方国家权力思想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5 韩炯;吉登斯的早期思想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晨华;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孔涛;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赵云亭;吉登斯的制度性风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贾思宇;弱者的力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成芳;吉登斯现代性视野下的自我认同[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6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5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