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探析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10-26 09:43
   现代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变革和便捷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风险。吉登斯认为社会学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现代性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吉登斯后期对风险社会的思考延续了其结构化理论的分析框架,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核心则是对社会行动的研究,因此,对吉登斯社会行动思想进行系统的考量,是更好的把握吉登斯风险社会思想的关键。学术界以往大多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来研究其社会行动思想的相关内容,很少有人从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来研究其社会行动思想,并且也很少有人从风险社会的到来对社会行动产生的影响来揭示社会行动的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所以结合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中对社会行动的相关研究以及在结构化理论大纲中对社会行动的分析,笔者从吉登斯对社会行动研究的逻辑分析出发,揭示其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研究的特征,由此来探究中国风险社会治理如何将社会治理与个人治理协同应用,使我们平安渡过转型期这一社会矛盾突出的复杂时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立足于吉登斯对社会行动的相关研究,从时-空关联、社会行动的反思性、社会行动具有知识性和传统对社会行动的控制作用这四个方面对吉登斯风险社会下的社会行动思想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特征,结合中国社会转型这一时代特征,来推演出中国现代社会治理如何更加完善化体系化,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同时点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是对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内容的相关研究,分别从时-空关联特征、反思性的特征、知识性特征和传统对于风险社会下社会行动思想的参照性特征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又将每一个方面从结构化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中对社会行动的相关论述来做一个横向对比,推导出吉登斯怎样将社会行动的分析逻辑贯穿在风险社会研究之中的,由此来探讨风险社会下特定现象对社会行动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评价,主要是从思想价值和缺陷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时空结构的引入、应对风险的适应性行动建构以及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对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价值进行了分析。而后从吉登斯对时空分离原因探究的缺失、其思想带有一定的自我指涉性和其理论自身存在的非自洽性等方面,分析了吉登斯风险社会行动思想的缺陷。第四部分从当前中国实际出发,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相关论述,分别从制度机制层面,个人能动性层面以及中国传统价值层面来探讨如何构建中国风险社会的治理路径,希望通过分析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给我们带来启示,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带来新的风向。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0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分析
    (一)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时-空关联特征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反思性特征
    (三)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知识性特征
    (四)吉登斯风险社会背景下社会行动思想的参照性特征
三、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评价
    (一)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价值分析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的缺陷
四、吉登斯风险中社会行动思想对中国治理的启示
    (一)建设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以规范社会行动
    (二)充分发挥行动者的能动性与反思性
    (三)利用中国优良传统对社会行动加以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如;;论吉登斯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历程[J];现代交际;2017年11期

2 赵旭东;;吉登斯社会理论与中国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12期

3 林辰;;吉登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J];知与行;2016年03期

4 陈建伟;;时空结构中的资源、权力与实践——评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J];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01期

5 才凤伟;;吉登斯思想体系述评[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6 黄娟;;论吉登斯的阶级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7 尹振宇;;吉登斯现代性制度性的四个维度——基于《现代性的后果》的文本分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年06期

8 张颐武;;吉登斯的思考[J];中关村;2008年02期

9 沙春彦;;试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10 王莉;;简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及其分析途径[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傅艳蕾;吉登斯与马克思的跨时代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郭慧云;论信任[D];浙江大学;2013年

7 陈蓓丽;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9 袁初明;发展风险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毛明芳;现代技术风险的生成与规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鑫;吉登斯风险社会中社会行动思想探析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曾丹;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再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汪俊华;吉登斯以人为本的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马俊红;吉登斯现代性西方国家权力思想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5 韩炯;吉登斯的早期思想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晨华;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孔涛;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赵云亭;吉登斯的制度性风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贾思宇;弱者的力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成芳;吉登斯现代性视野下的自我认同[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6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56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