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研究 ——基于信阳市圈堰村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20 05:32
  闲暇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农民个体生活体验、村落社区的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农业转移人口。在他们持续迁移中,造成了大量乡村的空心化,形成了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的巨大变革。空心村农民在逐步实现日益丰裕的物质生活同时,对提升闲暇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诉求。研究选择了中部省份河南信阳的圈堰村为田野调查地点,依托典型个案的闲暇生活描述,呈现当前空心村农民的闲暇生活现状。这包括闲暇时间变化、空间特征,日常闲暇活动方式、闲暇生活诉求等。在此基础上,研究闲暇在空心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以及村庄空心带来的闲暇生活变革,分析村民目前闲暇生活困境,初步提出改善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状况,提升闲暇生活质量的一些建议,以促进空心村乡村社会的和谐健康运转。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空心村的闲暇生活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包括:首先,闲暇生活在空心村生活中的功能分析。认为在村庄人口、文化等空心化背景下,闲暇生活具有维系社会认同、维持村落稳定、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空心村村民的闲暇生活表征,包括村民闲暇生活的时间、空间、方式、观念四大维度。研究认为空心村村民闲暇时间相...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界定
2 圈堰村的基本情况
    2.1 圈堰村的选择依据
    2.2 圈堰村的地理区位
    2.3 圈堰村的人
    2.4 圈堰村的经济情况
3 空心村闲暇生活的功能分析
    3.1 维系社会认同
        3.1.1 获得身份认同
        3.1.2 实现情感认同
    3.2 维持村落稳定
        3.2.1 消解社会矛盾
        3.2.2 增添社会活力
    3.3 促进社会整合
        3.3.1 再造人际关系
        3.3.2 培育社区意识
        3.3.3 提高村民素质
4 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表征
    4.1 闲暇生活时间;充裕与无休闲
        4.1.1 总体闲暇时间充裕
        4.1.2 春节前后的集中闲暇交往时间
        4.1.3 无休闲的闲暇时间
    4.2 闲暇生活空间:随意与封闭
        4.2.1 村民家中
        4.2.2 村内小店
        4.2.3 村内的各种公共区域
        4.2.4 村外的休闲场所
    4.3 闲暇生活方式:消遣与单调
        4.3.1 闲暇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
        4.3.2 以消遣型闲暇生活方式为主
        4.3.3 村民闲暇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4.3.4 不同群体的闲暇生活方式差异大
    4.4 村民的闲暇生活观念
        4.4.1 闲暇与消费
        4.4.2 闲暇与工作
5 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的困境分析
    5.1 优秀传统文化流失使传统闲暇生活凋零
        5.1.1 传统礼俗生活质变
        5.1.2 传统闲暇文化凋零
    5.2 法制意识薄弱,闲暇越轨泛化
        5.2.1 闲暇越轨行为的现代型
        5.2.2 农民闲暇越轨行为泛化
    5.3 闲暇资源匮乏制约闲暇生活的现代化发展
        5.3.1 资金不足,闲暇基础设施匮乏
        5.3.2 “人才”流失严重,阻碍闲暇生活的发展
6 构建新型和谐文明的闲暇生活的建议
    6.1 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促进传统闲暇娱乐的现代化
    6.2 完善基层自治制度,发挥闲暇生活引导作用
    6.3 加强闲暇生活管理,打击闲暇越轨行为
    6.4 引导农民转变闲暇理念,发掘新型闲暇生活方式
    6.5 发展乡土经济,吸引村民回流
    6.6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闲暇基础设施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国内社会休闲思想研究文献综述[J]. 姜威.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2]时间财富论[J]. 李宏伟,孙晓华.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3)
[3]大学生闲暇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基于北京5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 于昆.  思想教育研究. 2011(02)
[4]中国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空心化”形成机制及调控研究[J]. 张杰,李可立.  开发研究. 2010(06)
[5]闲暇视角的大城市流动人口生活质量研究[J]. 孟庆洁,乔观民.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5)
[6]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再解读[J]. 徐兆辉,罗媛媛.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6)
[7]深入探析闲暇消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兼评《闲暇消费论》[J]. 王裕国,张恩碧.  财经科学. 2008(10)
[8]土地征收中生态补偿缺失对农民权利的影响[J]. 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1)
[9]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整治[J]. 刘洪彪,甘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05)
[10]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 张莹瑞,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3)



本文编号:3292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92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