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07:00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产生了从恐慌、焦虑不安到趋于平静,最后解决问题的恢复调整,个体认知的验证性偏差、自我调整,人际间的相互影响都在这一变化中起到了作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疫情防控中提供了心理咨询的途径,但存在法律、管理和运行上的缺陷,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推进心理健康良性发展,构建公众理性,才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将社会风险降到最低。 

【文章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7(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变化过程
    (一)恐慌、焦虑不安
        1. 缺少应对经验
        2. 疫情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刺激
    (二)趋于平静
        1. 过滤气泡
        2. 人际相互影响
    (三)解决问题后的恢复调整
        1. 转移注意力
        2. 构建公众理性
二、从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变化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一)规律生活,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1. 认知疗法(CT)
        2. 具有危机意识,增强知识储备
    (二)接受并尽可能回应社会支持
        1. 社会支持的含义
        2. 传递正能量
        3. 做出利他行为
三、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
    (一)社会心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进行心理疏导可行的方式
    (三)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现状及他国经验
        1. 缺少法律保障
        2. 管理不够规范
        3. 运行存在阻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 陈雪峰,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下流行病学关键概念理解偏差及其对防控的影响[J]. 梁梓晖,张亚丽,陆泽源,陆家海.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3)
[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J]. 辛自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05)
[4]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选择性注意偏向[J]. 彭家欣,杨奇伟,罗跃嘉.  心理学报. 2013(10)
[5]中国人社会心态的经验结构及量表编制[J]. 王益富,潘孝富.  心理学探新. 2013(01)
[6]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心理[J]. 李明华.  现代哲学. 2006(06)
[7]SARS病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 王海琴,刘雪琴,石红梅,肖蓉,宋红艳,毛惠娜,谢向韶,李漓.  中华护理杂志. 2004(11)
[8]“非典”对社会公众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J]. 邢秀茶,张波,冯超.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9]心理-社会干预系统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J]. 赵旭东,钱铭怡,樊富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8)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干预效果[D]. 糜蒙蔓.苏州大学 2017
[2]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ERP研究[D]. 胡银莹.上海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98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98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