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耦合协调动态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3 09:59
在构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测度模型,测算了西南地区2005—2016年乡村"三生"复合系统及子系统两两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演化状态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时间序列表现为失调衰退、过渡发展和协调发展3种演化类型,经历了极度失调、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8种演化状态;空间秩序呈现"极度失调均衡,严重失调与中度失调聚集,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交错"的格局演化特征.省级单元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异质性较显著,子系统两两间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均衡,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相对滞后.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2005年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布
2011年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布
图2 2011年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布综上所述,西南地区及省级单元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乡村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成效明显,为乡村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等硬环境与社会秩序、人际关系、村民素质等软环境逐渐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王成,唐宁. 地理研究. 2018(06)
[2]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 李伯华,曾灿,窦银娣,刘沛林,陈驰.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3]贵阳市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化与障碍因素诊断[J]. 朱士鹏,张志英.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基于“三生”视角的乡村功能分区及调控——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安悦,周国华,贺艳华,毛克彪,谭雪兰. 地理研究. 2018(04)
[5]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J]. 郑小玉,刘彦随. 人文地理. 2018(02)
[6]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7]农户行为视角下乡村三生空间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J]. 方方,何仁伟. 学习与实践. 2018(01)
[8]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机制[J]. 马力阳,罗其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6)
[9]浙江省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耦合关系[J]. 张雅杰,林海燕. 地理信息世界. 2017(03)
[10]基于BP模型和Ward法的北京市平谷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与分区[J]. 唐林楠,刘玉,潘瑜春,任艳敏. 地理科学. 2016(10)
本文编号:3299075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2005年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布
2011年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布
图2 2011年西南地区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布综上所述,西南地区及省级单元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乡村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成效明显,为乡村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等硬环境与社会秩序、人际关系、村民素质等软环境逐渐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王成,唐宁. 地理研究. 2018(06)
[2]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 李伯华,曾灿,窦银娣,刘沛林,陈驰.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3]贵阳市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化与障碍因素诊断[J]. 朱士鹏,张志英.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4]基于“三生”视角的乡村功能分区及调控——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安悦,周国华,贺艳华,毛克彪,谭雪兰. 地理研究. 2018(04)
[5]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J]. 郑小玉,刘彦随. 人文地理. 2018(02)
[6]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7]农户行为视角下乡村三生空间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J]. 方方,何仁伟. 学习与实践. 2018(01)
[8]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机制[J]. 马力阳,罗其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6)
[9]浙江省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耦合关系[J]. 张雅杰,林海燕. 地理信息世界. 2017(03)
[10]基于BP模型和Ward法的北京市平谷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与分区[J]. 唐林楠,刘玉,潘瑜春,任艳敏. 地理科学. 2016(10)
本文编号:329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9907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