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整合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学新时代担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4:35
  新时代更加突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构成的中国社会学,在社会理论知识的生产、研究方法、研究议题、社会实践等方面具有服务社会的传统。但随着社会学各学科方向、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的日益分化,社会学单一的学科方向往往难以准确透视和有效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学需要以服务社会为取向,从学科整合视角重构多元一体的社会学学科,积极回应新时代的需要。在明确各学科方向的分工和服务定位的基础上融合发展,促进社会学不同方向及交叉学科理论方法的交流、互动,增强社会学边界的弹性和开放性,优化相关理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创新环境。 

【文章来源】: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0,22(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社会学新时代担当的背景
二、中国社会学时代担当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生产体现出科学性和多样性,但原创性的精品尚不多
    (二)应用性研究议题有针对性,但选题单一和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社会服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三、中国社会学新时代担当:社会学整合视角
    (一)秉持理论研究的规范方法与中国情境相结合
    (二)完善学科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三)善用现有社会开放的平台资源,既要聚焦突出问题,也要抓住“潜在”问题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发展及创新[J]. 李强.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6)
[2]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J]. 谢宇.  社会学研究. 2018(02)
[3]《社会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J]. 谢立中.  社会学研究. 2016(06)
[4]《社会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学(1986-2015)[J]. 尉建文,柴玲,侯佳伟.  社会学研究. 2016(06)
[5]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担当[J]. 李培林.  社会学研究. 2016(05)
[6]新计算社会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研究[J]. 罗玮,罗教讲.  社会学研究. 2015(03)
[7]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 王思斌.  社会建设. 2014(01)
[8]理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J]. 洪大用.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5)
[9]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J].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3)
[10]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 费孝通.  思想战线. 2004(05)



本文编号:3380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80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