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妇女权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7:49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通过分析当今中国妇女在参政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婚姻家庭权方面的实现状况,探析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女性的发展途径。近几年,“社会性别”理论成为西方研究妇女问题的重要理论范畴。它主张抛弃以“生理性别”看待妇女问题的传统观点,认为人们的性别观念应该是由文化构建的,而非先天自然形成和决定的。那么,从这个观点出发,女性就不应当因生理上的差异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这无疑为解决妇女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社会性别理论脱胎于女性主义理论。激进女性主义、自由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被称为当今女性主义理论的四大流派,启发并影响了学界对于妇女问题进行更为广泛而深入研究。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我国专家和学者的普遍重视,并且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得到快速的发展。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我国曾明确表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社会决策中,以实现性别平等作为最终目标。但是,在本文列举了我国妇女权利实现中存在的若干事实之后,发现我国依然存在很多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归纳为: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落后经济...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评
    1.2 研究的方法、意义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3.1 理论视角的创新
        1.3.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3.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妇女权利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性别理论
    2.1 社会性别及其与发展
        2.1.1 社会性别的概念
        2.1.2 社会性别与发展
    2.2 社会性别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2.2.1 女性主义运动
        2.2.2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2.3 社会性别理论对中国妇女权利的影响
        2.3.1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3.2 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现实推进
第三章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1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妇女参政权
        3.1.2 妇女文化教育权
        3.1.3 妇女劳动就业权
        3.1.4 妇女婚姻家庭权
    3.2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问题产生的原因
        3.2.1 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
        3.2.2 落后经济条件的制约
        3.2.3 法律法规的滞后与缺失
        3.2.4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保障措施的完善
    4.1 增强女性自我认识和提高女性自身素质是完善妇女权利的内在因素
        4.1.1 增强女性的自我认识
        4.1.2 提高女性的自身素质
    4.2 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完善妇女权利的前提保证
        4.2.1 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解决妇女权利问题的物质前提
        4.2.2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是完善妇女权利的思想保证
    4.3 科学的立法思想和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完善妇女权利的制度保障
        4.3.1 中国妇女权利保障的立法思想
        4.3.2 中国妇女权利法律保障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男女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思考[J]. 贺卫华.  学习论坛. 2007(02)
[2]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 王亚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 张李玺,张丽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03)
[4]关于“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问题”的讨论[J]. 刘军,蒋永萍,张李玺,冯媛,丁娟,荣维毅.  妇女研究论丛. 2003(06)
[5]私营企业女工权益保护论[J]. 包芳,孙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关于妇女参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J]. 张永英.  妇女研究论丛. 2001(S1)
[7]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J].   中国妇运. 2001(10)
[8]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J]. 杜芳琴.  浙江学刊. 1998(03)
[9]保护妇女权利和推行计划生育[J]. 周炎生.  人口与计划生育. 1995(04)
[10]论女性的就业权利与就业机会[J]. 李银河.  太平洋学报. 1995(02)



本文编号:3380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80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