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小组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 ——基于广州市大学城小组工作实务

发布时间:2021-09-04 05:13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近些年来,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报酬,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举家搬迁到城市,然而到了城市以后,大多难以适应,特别是外来人员的子女,离开了自己的玩伴,地域上的不同,语言上的差异,更让他们难以适从,在学校很难适应学校的生活,进而造成一些心理矛盾和人际交往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在广州市大学城开展的小组工作实务来展开研究,从大学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表现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培养困境,并从小组工作的功能出发,阐述小组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小组工作介入的过程分析和小组结束后的评估,对小组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评述
    (四)研究理论和相关概念界定
        1.相关理论
        2.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的不足之处
一、广州市大学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现状
    (一)广州市大学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基本概况
        1.广州市大学城外来人员基本概况
        2.广州市大学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基本概况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现状
        1.自我认知的能力方面
        2.情绪管理能力方面
        3.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方面
        4.合作能力方面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困境
        1.缺乏有效的方法
        2.缺乏正确的认识
    (四)小组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的可行性
        1.小组工作的功能
        2.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二、广州市大学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小组服务方案设计
    (一)服务机构及项目简介
        1.机构简介
        2.广州市大学城外来人员项目
    (二)小组服务方案的设计
        1.小组的名称
        2.确定目的与目标
        3.小组特征
        4.组员遴选
        5.设计小组工作计划书
三、小组工作介入的过程分析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
        1.小组活动内容
        2.小组工作介入过程分析
        3.目标达成情况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
        1.小组活动内容
        2.小组工作介入过程分析
        3.目标达成情况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
        1.小组活动内容
        2.小组工作介入过程分析
        3.目标达成情况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
        1.小组活动内容
        2.小组工作介入过程分析
        3.目标达成情况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
        1.小组活动内容
        2.小组工作介入过程分析
        3.目标达成情况
四、小组工作评估
    (一)小组工作评估
        1.策划评估
        2.过程评估
        3.结果评估
五、小组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反思及建议
    (一)反思
    (二)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夏令营需求调查问卷(家长)
    附录二 人际交往调查问卷
    附录三 参加者意见反馈表
    附录四 小组宣传招募海报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园流行文化作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J]. 刘雪苗.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3)
[2]学校社会工作中社区学校模式的本土化路径分析[J]. 甘舟颖.  法制博览. 2019(04)
[3]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技巧——以G社区Q项目为例[J]. 杨明伟,李英.  现代交际. 2019(02)
[4]人际关系团体训练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J]. 钟佑洁,李艳华,郭淑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3)
[5]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瘾问题研究[J]. 蔡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2)
[6]大学生宿舍建设和人际交往的调查分析[J]. 付秋爽,窦燕.  劳动保障世界. 2019(02)
[7]民办高校药学专业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J]. 李锟,魏浩峰,庞榕,段黎娟,李蒙蒙.  广东化工. 2019(01)
[8]浅谈高中生人际关系现状与对策[J]. 陈建业.  才智. 2019(02)
[9]新媒体对高职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综述[J]. 李丹,蒋婷婷.  才智. 2019(02)
[10]手机媒介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问题探析[J]. 孟志忠,张菊兰.  新闻世界. 2019(01)

硕士论文
[1]小组工作方法在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中的应用[D]. 张佳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研究[D]. 张艺婷.井冈山大学 2018
[3]人际交往小组介入孤儿社交退缩问题的研究[D]. 王馨舸.吉林大学 2018
[4]小组工作介入留守儿童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的研究[D]. 单肖亚.井冈山大学 2018
[5]小组工作介入困境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D]. 靳宇青.甘肃政法学院 2018
[6]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小学生社交能力提升问题的研究[D]. 张媛.兰州大学 2018
[7]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研究[D]. 刘慧慧.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
[8]小组工作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提升的应用研究[D]. 王巧芸.苏州大学 2018
[9]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教育社工介入个案研究[D]. 裴超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10]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入的小组工作介入与反思[D]. 李小琴.长春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82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82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