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工作中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偏差性问题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正面宣传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9 02:39
正面宣传在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可是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部分主流媒体正面宣传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负效应,引发了官、民舆论场的情绪对立。本文将新冠肺炎疫情正面宣传偏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官、民舆论场内在逻辑错位、态度倾向错位,以及宣传符号化、同质化。通过分析宣传偏差负效应,提出规避新冠肺炎疫情正面报道负效应的微观对策,并基于正面宣传偏差性问题的经验教训,从以"善治"理念引导网络舆论等角度展开讨论正面宣传的偏差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启示。
【文章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关键概念
(一)主流媒体
(二)舆论引导偏差
二、新冠肺炎疫情正面宣传中官、民舆论场的错位与断裂
(一)舆论场内在逻辑错位
(二)官方舆论场宣传主体符号固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1. 宣传主体符号固化
2. 宣传框架同质化
(三)官、民舆论场态度倾向分化
1. 官方舆论场:意义导向与象征性资源的征用
2. 民间舆论场:被神话了的个人
三、正面宣传的偏差性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削弱主流媒体公信力,加剧网络舆论引导难度
(二)引发网络“泛政治化”舆情聚集,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三)用户“对抗式解读”,颠覆传播意图
四、规避新冠肺炎疫情正面宣传负效应的对策探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典型案例
(二)合理把握正面宣传的时、效、度,避免盲目吹捧
1.把握“宣传火候”,有效平衡时新性与时宜性,迎合时代性
2. 保证正面宣传的效果,奉行“三贴近”原则
3. 把握宣传尺度,做到客观真实
(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舆情素养,加强把关力度
五、正面宣传的偏差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启示
(一)更新网络舆论引导理念,以“善治”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网络舆情引导
(二)建设畅通有效的网络意见诉求反馈平台,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
(三)统筹线上与线下,以网络民意和社会治理关联点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四)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让正面宣传暖人心,强信心,促民心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媒介融合环境下大学生舆情素养培育研究[D]. 彭艳飞.天津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400840
【文章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关键概念
(一)主流媒体
(二)舆论引导偏差
二、新冠肺炎疫情正面宣传中官、民舆论场的错位与断裂
(一)舆论场内在逻辑错位
(二)官方舆论场宣传主体符号固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1. 宣传主体符号固化
2. 宣传框架同质化
(三)官、民舆论场态度倾向分化
1. 官方舆论场:意义导向与象征性资源的征用
2. 民间舆论场:被神话了的个人
三、正面宣传的偏差性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削弱主流媒体公信力,加剧网络舆论引导难度
(二)引发网络“泛政治化”舆情聚集,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三)用户“对抗式解读”,颠覆传播意图
四、规避新冠肺炎疫情正面宣传负效应的对策探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典型案例
(二)合理把握正面宣传的时、效、度,避免盲目吹捧
1.把握“宣传火候”,有效平衡时新性与时宜性,迎合时代性
2. 保证正面宣传的效果,奉行“三贴近”原则
3. 把握宣传尺度,做到客观真实
(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舆情素养,加强把关力度
五、正面宣传的偏差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启示
(一)更新网络舆论引导理念,以“善治”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网络舆情引导
(二)建设畅通有效的网络意见诉求反馈平台,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
(三)统筹线上与线下,以网络民意和社会治理关联点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四)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让正面宣传暖人心,强信心,促民心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媒介融合环境下大学生舆情素养培育研究[D]. 彭艳飞.天津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400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0084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