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与礼制:孔子人际交往的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06 03:06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人本意识逐渐凸显。孔子通过"周游传道"、师生对话以及朋友间交流等多种人际交往形式来传播仁政思想,他主张在人际交往中遵从礼制,以礼对人进行德性培育,用礼乐符号来创造交流和对话的空间,同时用礼乐来规范和引导人际交往行为,以此保障个体乃至国家的权益和尊严,这是孔子注重"人事",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念的体现。在这种观念中,人际交往双方以主体间性的关系出现,也就是说,人们在礼制规范下能够充分进行对话、相互尊重,在沟通中相互理解,并在实践中体仁践德,以至"成人",从而在有德君王的感召下实现社会秩序的有序和统一。总而言之,在人本与礼制的制度设计中推进和谐人际交往。
【文章来源】:教育传媒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外礼内仁”:孔子社会交往的规范意识
(一)教化:作为社会规范的“礼”的灌输与习得
(二)仁爱:以人为本的德性培育与交往出发点
二、传播仁道:孔子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理性
(一)问答互动:孔子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二)克己复礼:孔子主体间性的理性交往
三、遵礼而行:孔子建构礼治社会的人际交往意义
(一)礼乐典章:一套创造共通意义空间的符号
(二)礼乐相示:人际传播的外在规范
(三)依礼而治:社会运作与国家交往的共同规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乐协同:华夏文明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J]. 谢清果,林凯.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8(06)
[2]论孔子“游”的文化范式意义[J]. 张昳丽,于师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J]. 丁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前主体性对话:对话与人的解放问题——评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J]. 黄玉顺.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5]论孔子交往行为美学的独特性及其历史传统和重要意义[J]. 曾仲权. 云南社会科学. 2014(04)
[6]二程礼论与社会整合[J]. 吴静.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7]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J]. 李佃来.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2(05)
[8]礼乐传播初探[J]. 黄星民.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1)
[9]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J]. 乔根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Z1)
[10]理性思潮的结晶 无神理论的基石——孔子人本思想述评[J]. 徐长安. 齐鲁学刊. 1986(02)
本文编号:3479039
【文章来源】:教育传媒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外礼内仁”:孔子社会交往的规范意识
(一)教化:作为社会规范的“礼”的灌输与习得
(二)仁爱:以人为本的德性培育与交往出发点
二、传播仁道:孔子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理性
(一)问答互动:孔子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二)克己复礼:孔子主体间性的理性交往
三、遵礼而行:孔子建构礼治社会的人际交往意义
(一)礼乐典章:一套创造共通意义空间的符号
(二)礼乐相示:人际传播的外在规范
(三)依礼而治:社会运作与国家交往的共同规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乐协同:华夏文明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J]. 谢清果,林凯.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8(06)
[2]论孔子“游”的文化范式意义[J]. 张昳丽,于师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J]. 丁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前主体性对话:对话与人的解放问题——评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J]. 黄玉顺.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5]论孔子交往行为美学的独特性及其历史传统和重要意义[J]. 曾仲权. 云南社会科学. 2014(04)
[6]二程礼论与社会整合[J]. 吴静.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7]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J]. 李佃来.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2(05)
[8]礼乐传播初探[J]. 黄星民.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1)
[9]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J]. 乔根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Z1)
[10]理性思潮的结晶 无神理论的基石——孔子人本思想述评[J]. 徐长安. 齐鲁学刊. 1986(02)
本文编号:3479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7903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