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建立L社区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的社会工作介入

发布时间:2017-05-12 10:08

  本文关键词:建立L社区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的社会工作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近几年的人口分布情况给出分析,2015年,老年人口会发展到2.21亿,该数据显示出全部人口的16%都是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现象极为严重。根据刚得出的一项人口预测数据能够分析出,我国正面临着80高龄或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年都增长一百六十七万人,增长速度堪忧。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被严格的实施的期间,我国人口的总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家庭的几代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基本构成了“4.2.1形式的养老,这就意味着,在将来几十年内很多老人都不会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渐渐消失,也成为社会中的普遍情况。使得独自居住生活的老年人生活的质量明显下降,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波动,使得老年人不愿走出家门,由于没有同辈群体的交流和互动,让更多的老年人都有浓浓的孤独感。面临我国高龄人群的数量急剧增加的状况,社会工作应该着重发展老年社会工作,拓展大龄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处理大龄人士欠缺同辈群体陪伴的情况,来促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舒适度,给现如今活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老年人建设一个舒服、安稳的晚年生活。该研究主要是以社会支持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为理论根据,适当的使用小组工作方法改善老年人同辈陪伴的实践性研究,积极寻找改善老年人同辈陪伴的可行性方案,来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老年阶段生活状况。
【关键词】:老年人 同辈群体 社会支持 小组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C9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意义8
  • 1.1.2.1 理论意义8
  • 1.1.2.2 现实意义8
  • 1.2 研究思路8-9
  • 1.3 介入方法9-10
  • 1.3.1 文献研究法9
  • 1.3.2 小组工作法9-10
  • 1.4 相关概念界定10-13
  • 1.4.1 社会支持10-11
  • 1.4.2 同辈群体11
  • 1.4.3 老年人11-13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13-16
  • 2.1 国外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小组工作的相关文献研究13
  • 2.1.1 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扩大老年人的朋辈群体陪伴网络13
  • 2.1.2 为老人创造再就业与志愿服务的机会,建立起同辈群体陪伴13
  • 2.2 国内老年人同辈群体小组工作的相关研究13-14
  • 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述评14-16
  • 第三章 建立社区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方案设计16-27
  • 3.1 小组活动项目点简介16
  • 3.2 北京市L社区老年人同辈陪伴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制约的调查16-20
  • 3.2.1 北京市L社区老年人对同辈陪伴需求的调查16-19
  • 3.2.2 北京市L社区老年人同辈陪伴需求满足的制约的调查19-20
  • 3.3 以小组工作增强老年人同辈陪伴的可行性20-21
  • 3.4 小组理论21-24
  • 3.4.1 社会支持理论21-24
  • 3.4.2 团体动力学理论24
  • 3.5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制定24-27
  • 3.5.1 小组名称24
  • 3.5.2 小组理念24-25
  • 3.5.3 小组目标25
  • 3.5.4 小组特征25
  • 3.5.5 组员选取25
  • 3.5.6 活动设计25-27
  • 第四章 建立L社区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的成长小组方案实施27-33
  • 4.1 小组工作的实施过程27-33
  • 4.1.1 第一次活动:你好,朋友!27-28
  • 4.1.2 第二次小组活动: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28-29
  • 4.1.3 第三次小组活动:动动手、动动脑29
  • 4.1.4 第四次小组活动:我是巧巧手29-30
  • 4.1.5 第五次小组活动:唱出我的“夕阳红”30-31
  • 4.1.6 第六次小组活动:编织“爱”网络31-33
  • 第五章 小组工作介入的评估33-35
  • 5.1 小组工作成效评估33-35
  • 5.1.1 评估方法33
  • 5.1.2 过程评估33
  • 5.1.3 结果评估33-35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35-36
  • 致谢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45
  • (一)第一次活动:你好,我的朋友40-41
  •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41
  •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动动手、动动脑41-42
  •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我是巧巧手42-43
  •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唱出我的“夕阳红”43-44
  • (六)第六次小组活动:编织“爱”网络44-45
  • 作者简介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类型及特点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武朝明;;论青少年同辈群体压力的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4期

3 黄泽龙;卢静;;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影响的调查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4 金明;;青少年的同辈群体[J];青年探索;1990年02期

5 周华;军营“同辈群体”的特征及其正负功能[J];社会;2003年02期

6 陆继霞;叶敬忠;;我国农村地区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2009年12期

7 朱培霞;;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影响机制探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29期

8 步德胜;马兵;;同辈群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平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6期

9 伍志燕;;同辈群体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贵州六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7期

10 高中建;孟子焱;;社会认同视角下同辈群体对德育的促进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溢洋;;论利用阳光体育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厚云(作者单位: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试论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科学研究中心 钱道赓;“三重社会”影响下的考场舞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娄晓祯;关注“同辈群体”,社工服务一个都不能少[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周龙;新生代农民工:被城乡双向边缘化[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尹松健;社会公益不是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定琴;中职生同辈群体交往问题及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月云;论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余芳;同辈群体与“90后”大学生成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连庄;同辈群体社会支持正向影响流动儿童的小组工作方案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唐曦;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秦伟;个体化生存:网络社会下初中生社会位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杜明超;基于同辈群体分析方法的股票走势预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侯秀;小学生同辈群体德育影响的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丽雪;建立L社区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的社会工作介入[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高志房;J中学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同辈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建立L社区老年人同辈群体陪伴的社会工作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9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