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及其社会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17 22:05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变迁,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代际之间“反馈模式”的稳定、平衡逐渐被打破。我国改革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推进,冲击到社会领域的各个角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正在逐渐解体,代际关系变得极度不平衡。尤其突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速度加快,对现代家庭代际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如家庭代际层次减少、家庭代际关系简化成为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代际关系变迁则是指社会流动而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以及现代化进程加速,冲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正在逐渐解体,代际关系变得极度不平衡。尤为突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明显加速,对家庭代际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代际层次减少、代际关系简化成为代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回顾30年来的社会现实及其相关研究,代际关系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2000年到2010年,安徽省农村家庭总户数由11735472降低为10751696,降低了8%;家庭户人口数由43011053降低为33516190,降低了22%,农村总人口由43233559减少为33923351,降低了22%。家庭户人口数和农村总人口都存在大幅度的降低,但是家庭总户数的降低幅度只有前两者的约三分之一,这说明安徽省农村户均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家庭结构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结构飞速核心化,不仅子代男性会在结婚后很快主张瓜分家产,而且父母也通常会和自己的子女分开来单独生活。即使是在独子家庭,其子女结婚后,父母也会越来越普遍地选择与子女分家单过。在家庭人口规模上,从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平均家庭人口数持续下降,而核心家庭巨量增加。家庭结构发生了无与伦比的变化。传统社会中不尊重女性,甚至在家殴打、鞭笞女性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也逐渐遏制住,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独立、政治地位的提升,性别不平等导致的暴力行为和心理上的不尊重行为逐渐减少,女性的权利得以解放。婚姻自主选择的发展是社会整体的一大进步,也是家庭代际关系变迁表现出的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在处于这种冲突和不平衡的状态中,老年人因为失去了家庭权利的主导地位,这个主导地位不仅来自他们的经济地位,还有个人权威。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剧变,代际关系的变迁导致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变成分离的核心小家庭的现象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养老从居家养老模式转变成社会养老模式。代际关系变迁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健康成长上和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上,这些都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有关,是社会发展伴生出来的问题之一。代际关系变迁对中青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话语权的改变上。当今社会由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传统的宗族式家庭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徙和流动已经能够逐渐趋向于瓦解,农村中宗族的存在已经变得越来越少。城村化之后,市场经济强化了代际关系的内部组员的相互协助,这两个角色相辅相成,共同履行着家庭的意义。传统社会中大家庭杂居在一起,家庭对于社会成员有很大的约束力,人们决定一件事情往往能牵扯到整个家庭的利益,因此对待每一个决定都非常的慎重。代际关系变迁导致社会成员价值观发生改变,行为趋向于选择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利于家庭的行为。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导致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小家庭的兴起,家庭承担的社会功能逐渐被社会组织所替代。
【关键词】:安徽省 代际关系 农村家庭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1;C91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一、绪论11-19
  • (一) 研究缘起及选题价值11-13
  • (二)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13-15
  • (三) 文献综述15-18
  • (四)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8-19
  • 二、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19-25
  • (一) 家庭人口容量的变化导致代际结构简化19-21
  • (二) 家庭户类型变动使得代际层次减少21-22
  • (三) 家庭代际结构的变动22-25
  • 三、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的社会成因25-31
  • (一) 劳动力外流促使家庭代际层次简化25-26
  • (二) 女性思想解放带来的代际新格局26-27
  • (三) 家庭代际权力转移凸显代际矛盾27-31
  • 四、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变迁对社会成员的影响31-40
  • (一) 养老难题的出现31-34
  • (二) 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34-36
  • (三) 中青年的生活状态变化36-40
  • 五、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变迁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40-46
  • (一) 社会政治层面40-42
  • (二) 社会经济层面42-43
  • (三) 社会文化层面43-44
  • (四) 社会结构层面44-46
  • 六、结语46-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泽鹏;邵煜翔;何济声;;基于ERG理论的桂林市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年20期

2 丛小平;;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婚姻的重塑[J];开放时代;2015年05期

3 汪永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代际关系的变迁[J];南方人口;2013年01期

4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5 高梦滔;;农村离婚率与外出就业:基于中国2003~2009年村庄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1年10期

6 陈皆明;;中国养老模式:传统文化、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关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新走向[J];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8 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户的分布与构成[J];西北人口;2009年04期

9 付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现代商业;2008年24期

10 马学阳;杨文庄;段成荣;;大都市的单亲家庭:数量和基本特征初探——以北京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修彦;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代际关系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红浪;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变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姚晓欧;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殷沪;关于如何消解村民自治建设中宗族势力负面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禹建奇;中国海洋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倩;解决我国城市贫民问题的政策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敏;从法治层面谈宋朝双层统治格局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4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