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社工:培力视角下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20:25
本文关键词:播种社工:培力视角下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大量社会工作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有相当多的二线、三线城市开始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会工作项目,并借以推动当地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对于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显著增加。由于自身没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资源,且专业毕业生流失率较高,这些地区很难吸引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和有专业背景的机构入驻,通过项目引入外部资源陪养当地社工就成了必然选择。如同在全国各地播撒了“社工的种子”,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始作为“园丁”投身到当地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化过程当中。本文所呈现的是在S省花城市开展的一次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的参与式行动研究。在行动和研究中贯彻培力视角,将本土社工视为行动和研究的伙伴,围绕本土社工自身能力的建设及其对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工的种子种植到社区的真实情境当中,精心培育并使其“生根——发芽——成长”,并以此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在社区的立足和发展。“播种”的过程,不仅是实际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和职业化的过程。通过对培养过程的“深描”,本文得以展现出一个实务发展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真实片段,在探讨专业社工在培养实践中的角色和作用之后,比较专业社工教育与本土社工培养之间的异同,总结出培力视角下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模式:“示范——模仿——内化——创造”。通过“播种”的过程,本土社工得以蓄积自身的生命活力,开始萌发和成长,其间也遭遇到来自环境和自身的“风雨洗礼”,但通过专业社工不断的培力和本土社工的自我培力,这颗小种子得以在行动过程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基层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播种 培力视角 社区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建设 行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篇·星星之火7-23
- 一、绪论7-9
- (一) 问题的提出7-8
- (二) 研究问题8-9
- 二、文献回顾9-18
- (一) 概念界定9-12
- (二) 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及其队伍建设12-16
- (三) 培力视角及其在社会工作人才发展中的运用16-18
- 三、研究设计18-23
- (一) 研究方法和视角18-19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19-20
- (三) 资料搜集与分析20-22
- (四) 研究步骤和思路22-23
- 中篇·站在广袤的田野里23-69
- 一、播种23-26
- (一) 种子——引入项目24
- (二) 气候——政策与环境背景24-25
- (三) 土壤——基础条件25-26
- 二、发芽26-27
- (一) 本土机构的建立和基础培训26-27
- (二) 队伍组建和基本情况27
- 三、生根27-34
- (一) 社区里来了社工27-29
- (二)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居民及社区需求29-31
- (三) 深耕——融入基层及动员资源31-34
- 四、生长34-53
- (一) 入门——初识社工34-35
- (二) 聚沙成塔——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和积累35-44
- (三) 相互培力——众人拾材火焰高44-46
- (四) 身份——逐渐成为一个社工46-51
- (五) 斑斓——个人特质的显现51-53
- 五、园丁53-58
- (一) 小老师——准社工眼中的专业社工54
- (二) 耕耘——专业社工对准社工的培力54-56
- (三) 历练——双重成长与培力56-58
- 六、风雨58-69
- (一) 社区书记铁阿姨58-65
- (二) 困境与挑战65-69
- 后篇·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69-79
- 一、成效和不足69-71
- 二、启发与讨论71-75
- 三、反思与建议75-79
- 后记·耕耘社工的春天79-80
- 参考文献80-84
- 附录84-97
- 致谢97-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年12期
2 袁光亮;;建设和谐社会视角下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播种社工:培力视角下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445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