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08:08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就我国而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由广大科研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外来优秀文化为己任的、以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题的、旨在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特点、主要成就、基本经验进行整体的历史考察和逻辑梳理,旨在构筑一个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型。 就历史进程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随着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而得到重新恢复和发展;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进入一个全面振兴和繁荣阶段。 就基本特点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总是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指导思想的统一性;总是同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历史依据的深刻性;总是同推动国内改革发展的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实践基础的深厚性;总是同解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课题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时代视野的宽广性;总是同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领导力量的强大性。 就主要成就而言,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可着眼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生产主体”、“服务主体”、“产品载体”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从“生产主体”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不断健全,研究队伍日益壮大;从“服务主体”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定位不断强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对外交流逐步扩大;从“产品载体”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就基本经验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六个结合”:一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相结合;二是必须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同改革各项管理体制相结合;三是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相结合;四是必须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五是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加强国际交流相结合;六是必须把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创精神同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
【关键词】:改革开放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历史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5
  • 一、基本概念界定9
  • 二、研究现状9-12
  • 三、研究意义12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12-15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15-23
  • 一、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1978—1992)15-17
  • (一) 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2)15-16
  • (二) 全面改革时期(1982—1992)16-17
  •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1992-2002)17-21
  • (一) 基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1992—1997)18-19
  • (二)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1997—2002)19-21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2002年以来)21-23
  • (一) 十六大以来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功能的重新认识(2002-2007)21-22
  • (二) 十七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新发展(2007年以来)22-23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23-33
  • 一、指导思想的统一性23-25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23-24
  • (二)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24-25
  • 二、历史依据的深刻性25-28
  • (一) 从国外看,主要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深刻教训25-26
  • (二) 从国内看,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26-28
  • 三、实践基础的深厚性28-29
  • (一) 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8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实践基础28-29
  • 四、时代视野的宽广性29-30
  • (一) 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9
  • (二) 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9-30
  • 五、领导力量的强大性30-33
  • (一) 中国共产党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者30-31
  • (二)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注入了新的活力31-33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33-41
  • 一、从“生产主体”看33-36
  • (一) 研究机构不断健全33-34
  • (二) 人才队伍日益壮大34-35
  • (三) 社会贡献巨大35-36
  • 二、从“服务主体”看36-39
  • (一) 功能定位不断强化36
  • (二) 管理体制不断完善36-37
  • (三) 投资力度日益加大37-38
  • (四) 对外交流逐步扩大38-39
  • 三、从“产品载体”看39-41
  • (一) 成果数量不断增加39
  • (二) 成果质量逐年提高39-41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41-48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相结合41-42
  • 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同改革各项管理体制相结合42-43
  • 三、发展先进文化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相结合43-44
  • 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44-45
  • 五、坚持独立自主同加强国际交流相结合45-46
  • 六、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创精神同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46-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秀梅;;中国共产党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考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张佑法,彭熙;试析江泽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三次重要讲话”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程天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J];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06期

4 张聿忠;;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2期

5 俞萍;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齐爱平;;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价值[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獯树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J];大连干部学刊;2004年03期

8 徐贵相;赵松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十个问题[J];福建理论学习;2004年04期

9 纪宝成;新世纪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10 李卫红;;在新的起点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邴正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基地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04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