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论文的考察对象是胡适方法,探讨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建立中的作用。论文的基本考察思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先是就胡适的个人经验层面,试图于胡适学术活动、社会批评活动、以至政治活动等纷繁复杂的现象寻找出潜隐其间的运作机制,并对这种机制的内涵和外延、现象和实质、渊源和变异、形成和作一梳理,从而确立作为元方法的胡适方法在胡适终身治学观政中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再在为现代中国打造基础性建设平台的层面上,探讨胡适方法在中国学术范式甚至思维模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贡献以及作为元方法意义的存在。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引论部分:主要明确胡适方法在他毕生治学观政中的中心位置和重要价值所在。 上篇:先明确胡适方法的舶来性质: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尊重事实,尊重依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目的在于不受人惑。这三方面是围绕着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两个层次展开的,而最终可以归结到对人的独立不依地位的崇尚这一基点上来。再考察作为舶来品的胡适方法是如何楔入到传统中国的精神之中的:嫁接和植入两种途径的精到运用。 下篇:首先探讨胡适方法的世界观基础,自然主义宇宙观和现世主义人生观在胡适对接受实用主义时的潜在影响。然后再具体分析胡适方法对实用主义的借用:存疑原则和实证精神、进化论观念支配下的“历史的方法”以及假设加实证的思维术,,由此确证胡适方法的西方现代科学的性质。最后比较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在现代中国不同的命运,进一步考察胡适自由主义中所蕴涵的胡适方法的脊髓,明了胡适方法的实践品质和普世价值。 结语:从胡适方法对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和现代思维模式的习得两个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它所具有的假设主义的因子同时又避免了现代中国唯科学主义的弊端,看出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奠基功用,归结其作为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存在。
【关键词】:胡适 元方法 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C092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6
- 引论6-10
- 上篇 关于胡适方法的实践考察10-29
- 下篇 关于胡适方法的学理分析29-59
- 结语59-68
- 参考文献68-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罡;;访胡适故居[J];教育文汇;2011年08期
2 段慧群;;大师胡适身后的父爱和母爱[J];老友;2011年09期
3 苗振亚;;不唱时髦的调子[J];同舟共进;2011年07期
4 胡适;;希望[J];辅导员;2011年Z2期
5 李杨;傅艺明;;胡适为普通女生李超写传[J];公关世界;2010年03期
6 刘笑天;;也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J];山东教育;2011年Z2期
7 郭勇;黄海平;;胡适的一流大学理想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魏邦良;;胡适的四字格言[J];幸福(悦读);2011年07期
9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J];基础教育;2006年09期
10 方利山;;胡适之“徽州的背景”——上庄文化生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民;;重史求实、新旧兼容的学术原则与治学方法——从钱钟书对胡适和周作人的批评及对文言与白话的评说谈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柳芳;;胡适和民国时期的大学体制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海晏;;杜威的历史方法及胡适对它的诠释与应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4 黄书光;;试析胡适“文学革命”对国语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6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丕洋;;评胡适的真理观[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9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胡适与韦莲司[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孙晓虹;从胡适先生的“三味药”说起[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秦海;尊重社会的信任[N];鸡西日报;2009年
4 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从胡适看中医想到的[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白剑峰;有感胡适看中医[N];人民日报;2010年
6 后勤指挥学院政工系政治理论教研室 严燕子;胡适为什么考证《水经注》[N];北京日报;2010年
7 杨建民;胡适评说新文学家及作品[N];团结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蕾;胡适:一代才子被苹果难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史飞翔;少读禁书的胡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朱洪;胡适与韦莲司[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学海;四阶椭圆型方程若干有限元新方法和高效求解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5 宋伦继;应用于偏微分方程的增量未知元和类小波增量未知元方法[D];兰州大学;2009年
6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8 周璇;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向阳;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凌;从“人”的解放看鲁迅与胡适的内在精神联系[D];河北大学;2003年
3 刘恩贤;胡适的中国文学观[D];青岛大学;2004年
4 李霞玲;胡适的科学文化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6 唐亚军;胡适人权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江平;胡适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8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余敏;胡适思想矛盾的表现与解读[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胡琴娥;胡适实验主义方法再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0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