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逆力指的是个体遭遇困难和挫折时的适应能力和转变能力,在危机或压力情境中能找到健康的应对策略,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和行为的能力。青少年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时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困难和挫折,在处理问题时容易使行为走向极端化,进而引起其它问题。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对个体影响最大、时间最长。本研究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出发,用结构式家庭疗法发掘影响青少年抗逆力的因素,找出家庭的不良结构。研究分四步进行。首先,从拓展目前的主诉,将青少年的问题去标签化,从单一病人角色中拯救出来,使家庭成员认识到,家庭成员个体问题其实是整个家庭的问题。第二步,着重探索维持问题的互动,使家庭成员以支持性的观察与青少年进行互动。第三步,结构化的集中探索过去,寻求对现在的解脱。第四步,鼓励家庭成员相互合作,让他们积极参与塑造家庭良性运行的互动模式。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提高青少年的抗逆力可以使他们积极应对困境,这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并能够为他们提供有益的人生经验。
【关键词】:青少年 抗逆力 家庭社会工作 结构式家庭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D66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1.绪论6-20
- 1.1 选题的依据6-7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7-8
- 1.2.1 研究目的7-8
- 1.2.2 研究意义8
- 1.3 相关概念界定8-9
- 1.3.1 家庭社会工作8
- 1.3.2 青少年8-9
- 1.3.3 抗逆力9
- 1.3.4 家庭治疗9
- 1.4 研究方法9-12
- 1.4.1 介入研究对象9
- 1.4.2 收集资料的方法9-10
- 1.4.3 介入研究方法——结构式家庭疗法10-12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5.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5.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6 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16-20
- 1.6.1 系统理论16-17
- 1.6.2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7
- 1.6.3 家庭沟通理论17-18
- 1.6.4 抗逆力结构18-20
- 2.青少年小琳抗逆力和病态家庭结构分析20-33
- 2.1 青少年小琳抗逆力现状20-21
- 2.2 青少年小琳的抗逆力分析21-26
- 2.2.1 负面生活事件对小琳影响的分析21-25
- 2.2.2 对青少年抗逆力的解构分析25-26
- 2.3 家庭结构现状26-28
- 2.4 青少年小琳家庭结构分析28-33
- 2.4.1 家庭系统以及子系统29-31
- 2.4.2 家庭权力结构31-32
- 2.4.3 家庭系统弹性和回馈分析32-33
- 3.家庭社会工作对青少年抗逆力的介入过程33-57
- 3.1 制定介入目标33-34
- 3.1.1 长期目标:改善家庭结构33
- 3.1.2 短期目标:改变家庭成员的认识和交往方式33-34
- 3.2 实施家庭治疗34-54
- 3.2.1 第一次会谈:拓展目前的主诉35-42
- 3.2.2 第二次会谈:着重探索维持问题的互动42-46
- 3.2.3 第三次会谈:结构化的集中探索过去46-50
- 3.2.4 第四次会谈:探索相关的改变方式50-54
- 3.3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治疗的总结54-57
- 3.3.1 家庭组织54
- 3.3.2 个体视角54-55
- 3.3.3 干预策略55
- 3.3.4 技巧55-57
- 4.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评估与反思57-62
- 4.1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评估57-58
- 4.1.1 社会工作者评估57
- 4.1.2 青少年小琳自我评估57-58
- 4.1.3 青少年小琳家长的评估58
- 4.2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反思58-62
- 4.2.1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成果58-59
- 4.2.2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经验59
- 4.2.3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不足59-60
- 4.2.4 小结60-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华民;刘玉兰;;抗逆力:一项低收入社区流动儿童的实证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韩丽丽;;青少年抗逆力与学校服务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对北京市1175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05期
3 田国秀;李宏鹤;;中学生抗逆力表现的过渡层次及其分析——基于问卷与访谈的混合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6期
4 向小平;田国秀;王曦影;韩丽丽;;儿童青少年抗逆力测量中文版在北京青少年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05期
5 田国秀;蒋剑玫;;抗逆力视角下对地震灾区青少年的成长干预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12期
6 谢启文;余臣;;抗逆力视角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路径新探[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年05期
7 姚进忠;郭云云;;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抗逆力生成研究——基于厦门市福乐家园的个案剖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9 于红军;张晓菊;;网络依赖青少年的学业抗逆力分析[J];网络财富;2010年21期
10 谢启文;;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抗逆力解读与培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将涛;;早期儿童抗逆力研究综述[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东波;颜宪源;;社会工作视阈下弱势群体抗逆力激发路径的思考——基于黑龙江省弱势群体现状的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张秀兰;社会抗逆力:风险管理理论的新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2 韩自强 辛瑞萍 美国特拉华大学灾害研究中心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脆弱性向抗逆力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蓓丽;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朱眉华;困境与调适:乡城流动家庭的抗逆力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征;组织面对灾难的抗逆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高杰;流动青少年抗逆力状态和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李萌;小组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抗逆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董颖晗;提升乳腺癌患者抗逆力的小组工作介入[D];河北大学;2015年
5 赵树理;流动儿童抗逆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王晶;唇腭裂儿童抗逆力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7 李净净;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抗逆力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8 王芳;沉迷与解脱[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9 杜曦;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曾留守大学生的抗逆力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10 杨业;提升单亲家庭儿童抗逆力的实务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0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