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消费社会中的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20:16

  本文关键词:消费社会中的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符号消费 对策研究


【摘要】:消费是社会协调运行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物质财富日益充裕、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消费”被赋予满足生活需要以外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内涵,人们从事消费活动,不仅仅为了维持生存与发展,而是将消费作为展现自身品味、兴趣、个性、社会阶级及身份的手段,是对商品所蕴含的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大学生处于消费品市场纷繁多样、消费文化广泛传播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逐渐发生着改变。本研究基于郑州市大学生的实证调查,总结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符号消费行为的产生原因,并对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产生背景有基本的了解,并从中总结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收集并整理国内外关于消费、符号消费、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研究的文献,提炼出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统计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从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等方面了解大学生基本消费习惯与消费方式,并对其符号消费行为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大学生符号消费心理,为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提供现实依据;以大众传媒、参照群体、大学生自身经济实力等因素为出发点,探讨影响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因素。第三部分从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入手,分析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产生根源。从外因来看,消费作为区分社会阶级标准的确立与消费的社会的兴起为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参照群体的示范则加强了大学生的符号消费行为;从内因来看,符号消费是大学生表达自我认同与寻求群体认同的需要。第四部分对引导大学生远离不合理消费行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消费习惯的建议。认为纠正大学生的符号消费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大众传媒的宣传、家庭亲友的配合以及大学生的严格自律。第五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 符号消费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5;C91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22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1、理论意义10-11
  • 2、现实意义11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5
  • 1、国内外学者对符号消费行为的研究11-13
  • 2、国内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研究13-15
  • (四) 理论基础15-16
  • 1、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15
  • 2、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15
  • 3、默顿参考群体行为理论15-16
  • 4、埃里克森对认同的研究16
  • (五) 概念界定16-19
  • 1、消费社会16-17
  • 2、符号消费17-18
  • 3、身份认同18-19
  • (六)研究方法19-20
  • 1、问卷调查法19-20
  • 2、个案访谈法20
  • (七) 研究思路及框架20-22
  • 1、研究思路20-21
  • 2、研究框架21-22
  • 二、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描述22-35
  • (一) 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概述22-29
  • 1、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分析22-24
  • 2、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与理性选择24-29
  • (二) 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29-35
  • 1、参照群体的影响29-33
  • 2、经济实力的制约33-34
  • 3、大众传媒的引导34-35
  • 三、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原因分析35-43
  • (一) 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外因分析35-39
  • 1、消费作为区分社会阶级标准的确立35-36
  • 2、经济蓬勃发展带来消费社会的兴起36-37
  • 3、大众传媒日益成熟使商品的符号价值得以广泛传播37-38
  • 4、参照群体的示范作用38-39
  • (二) 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内因分析39-43
  • 1、以消费行为表达自我认同的需要39-40
  • 2、建构关系寻求群体认同的需要40-43
  • 四、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对策研究43-49
  • (一) 学校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43-44
  • 1、加强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3
  • 2、开展宣传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43-44
  • (二) 大众传媒适当宣传,营造良好消费环境44-45
  • 1、传播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44-45
  • 2、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45
  • (三) 家庭亲友积极配合,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消费行为45-47
  • 1、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符号消费行为46
  • 2、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46-47
  • (四) 大学生严格自律,以实际行动进行合理消费47-49
  • 1、以勤俭节约的美德衡量自身行为47
  • 2、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面对生活47-48
  • 3、树立长远目标,放眼于未来48-49
  • 五、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A53-56
  • 附录B56-57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中秀;;“符号消费”简介[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5期

2 刘国华;杨德峰;;符号消费对当代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3 周素戎;朱虹;;身份认同与青少年符号消费——以鞋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12期

4 李美佳;;青少年网络符号消费行为的分析[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年01期

5 苏琼熙;;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的成因透析[J];青年文学家;2012年09期

6 李正欢,曾路;符号消费的意义解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何玉宏,陈爱娟;轿车符号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永军;;试论符号消费视角中的体育消费[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7期

9 桂世河;;符号消费批判之批判[J];人文杂志;2006年05期

10 王改艳;周兵;;符号消费视域中的休闲体育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曾海蓉;我买的不是东西,是概念[N];镇江日报;2010年

2 北京传播学学者 胡蔚然;“符号消费”的反差与幻象[N];东莞日报;2012年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岩 邹兵;积极倡导理性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4 谭学纯;民以食为天[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夏;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与符号消费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芳;符号消费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何畅;旅游:对符号消费的另类诠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姣;让·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裘敏晨;符号消费伦理初探[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4年

6 李玲;符号消费视角下的东部农村结婚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朱梦甜;我国英剧迷群在网络社区的身份认同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甜;潮牌符号消费的社会学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9 郝秉源;当代城市青年婚礼符号消费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付琦;消费社会中的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消费社会中的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符号消费 对策研究




本文编号:515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15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