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分析
本文关键词:场域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分析
【摘要】: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一直不乏关注,而对其学费问题更是讨论的焦点。在本专科教育收费政策实施多年后,由于人们对于接受更高等教育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增加,而政府、高校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成本负担却越来越力不从心,在研究生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不容忽视时,一直对研究生教育实施包办的政府不得不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平衡研究生教育中各方利益群体的利益,制定出更加符合公众大多数人利益的研究生教育学费政策,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并轨政策开始逐步实施。由于今年国家教育部发布通知自2014年起全国正式实施这一政策,使得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又一次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应该付出一定成本,但另一方面对于是政府、高校还是学生承担成本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政府和高校普遍赞同这-政策,而对于需要付费的学生群体对这一政策的推行质疑声不断。 高等教育场域中存在具有不同权力的位置,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或权力集团,处于不同位置的群体所占有的资源、信息都是不平衡的,各利益群体在场域中努力地通过互相对权力、利益的争夺实现各自的目标。当场域中的这些利益群体力量极其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场域就会存在混乱、无序的状况;当场域中的这些利益群体力量接近平衡,利益分配相对适宜时,各方利益群体都能实现目标,从而达到共赢,达到相对有序、良好的状态。在研究生教育场域内,作为主要支撑及主导力量且代表整体利益的政府为实现各方的利益追求,为解决研究生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变革了研究生教育学费体制,由最开始的研究生免费制度到国家、单位及个人共同收费的双轨制,再到逐渐全面实施的研究生教育收费并轨制度,以实现国家高等人才的优良培育、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满足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政府在代表整体利益的同时也会坚持自身精英群体的利益,而高校从满足自身团体利益出发,这都与学生代表的个体利益相冲突。在这些利益冲突与博弈中,政府居于绝对优势位置上,对于教育的控制权不会完全彻底的放手,市场机制的介入也并不完善,这会导致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教育出现的问题。高校处于政府的绝对优势和学生的劣势地位之间,由于政府对其一定放权和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这会导致普通高校对生源吸引不足、冷热门专业分化、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明显提升、优秀生源选择到国外读研等问题。学生居于绝对的劣势地位,由于学生群体与政府、高校的地位不对等,学生付出高昂学费却不一定公平的获得受教育权,而且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政策制定还需完善。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收费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国家的经验,对收费标准依据差别定价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公平性、规范性。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政府、高校和学生群体有史以来的地位不平衡所导致的,其主要原因有政府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撑,高校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即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完善法律,加强社会对高校的监管;改革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机制以辅助收费并轨政策的良性运行。 对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为何收费,该收多少费,对于收费的监督、交不起费怎么办等环节的研究很少。笔者将政策作为一个系统,将利益嵌入到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中,对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利益行为进行分析,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政策。而且笔者的研究虽然依赖政策文本,但更重视文本背后因素的研究,例如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由谁制定,为什么这样制定,哪些人或组织会受到政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等。场域内利益群体视角的研究,实际上把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研究过程中围绕这些因素政府、高校与学生的利益选择。本文主要结合布迪厄的场域及利益嵌入理论对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作系统的利益分析,通过历史文献、网络文献及转述一些代表各方利益人的观点,分析在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变迁中利益群体的利益选择和嵌入;分析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利益群体力量的不均衡对人们的冲击、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找出促进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中利益群体力量均衡的建议性措施,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场域的有序、公平、合理、法制。
【关键词】:教育场域 利益群体 研究生收费 政策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C91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1 绪论10-26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10-13
- 1.1.1 问题的提出10-12
- 1.1.2 理论意义12
- 1.1.3 现实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9
- 1.2.1 国外研究生收费政策方面的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生收费政策方面的研究现状15-17
- 1.2.3 国内高等教育场域利益方面的研究现状17-19
- 1.3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19-22
- 1.3.1 场域理论19-20
- 1.3.2 教育场域20-21
- 1.3.3 利益群体21-22
- 1.3.4 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22
- 1.4 研究方法22-23
- 1.4.1 比较研究法22
- 1.4.2 系统分析法22-23
- 1.4.3 利益分析法23
- 1.5 逻辑框架、创新点23-26
- 1.5.1 逻辑框架23-25
- 1.5.2 创新点25-26
- 2 教育场域内研究生收费政策变迁中的利益嵌入26-38
- 2.1 研究生教育学费政策在国内历史演变中的利益分析26-29
- 2.1.1 单一的国家财政公费制阶段26-27
- 2.1.2 国家、单位或个人收费并存的双轨制试行期27
- 2.1.3 国家、单位或个人收费并存的双轨制全面实行期27-28
- 2.1.4 由研究生全面交费的并轨制正式形成期28-29
- 2.2 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历史演变中的利益嵌入29-32
- 2.2.1 利益追求是教育收费政策变迁的动力29-30
- 2.2.2 利益平衡是教育收费政策变迁的原则30-31
- 2.2.3 利益博弈是教育收费政策变迁的内容31-32
- 2.3 研究生教育学费政策在国际发展中的利益选择分析32-38
- 2.3.1 政府以公共利益为主的选择32-34
- 2.3.2 高校以团体利益为主的选择34-35
- 2.3.3 学生以个体利益为主的选择35-36
- 2.3.4 利益主体选择差异的原因分析36-38
- 3 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38-45
- 3.1 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积极作用38-42
- 3.1.1 对政府及社会的积极作用38-40
- 3.1.2 对高校的积极作用40-41
- 3.1.3 对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41-42
- 3.2 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存在的缺陷42-44
- 3.2.1 普通高校吸引力将减弱冷热门专业分化42-43
- 3.2.2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没有显著提升43
- 3.2.3 国内外政策对比下优秀生源可能外流43-44
- 3.3 研究生收费并轨政策存在缺陷的原因44-45
- 3.3.1 各方利益群体的不平衡地位44
- 3.3.2 政府的改革缺乏必要法律支撑44
- 3.3.3 高校缺乏相关的监管机制44-45
- 4 促进利益均衡完善收费并轨政策的建议45-51
- 4.1 制定符合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收费标准45-47
- 4.1.1 与社会承受力和地区经济水平相适应45-46
- 4.1.2 与高校类别和不同专业相适应46
- 4.1.3 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阶段相适应46-47
- 4.2 促进各利益群体对收费政策实施的监管47-48
- 4.2.1 政府在立法层面的监管47
- 4.2.2 高校在政策实施中的自身监管47-48
- 4.2.3 社会各界对收费政策的监管48
- 4.3 推进相关体制改革以辅助收费政策的实施48-51
- 4.3.1 引导大学进行以特色定位的调整48-49
- 4.3.2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完善49
- 4.3.3 借鉴国外经验使学费负担主体多元化49-51
- 结束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庆萍;金之钧;;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陈勇,钱旅扬;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年01期
3 魏京学,胡渊;简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夏泉;创新与研究生学位论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5 王丽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途径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6 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1期
7 张梅芳;;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机制及途径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8期
8 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5期
9 常宝英;;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10 刘艺婷;;我校率先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反剽窃制度[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2 龚乐年;;刍议影响研究生业务培养质量的几个原因[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延明;新世纪我们怎样培养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版编辑邋陶雷 韩仁武 范吉昌;质量在“较真”中提升[N];解放军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玉兰;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假”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严莉莉 陈博;12道“金牌”倒逼研究生写好论文[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李世彬 苏继红;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杨茗;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6年
7 文永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三方受益[N];科技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郑水平;曙光油区建成首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记者 宋全政;山东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吴佳s,
本文编号:619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1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