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
【摘要】: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特殊体现,网络舆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公民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同时,我国网络舆情呈现复杂而多变的态势,谣言、不实信息、负面情绪充斥网络空间。加之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民众对社会热点事件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数据爆炸——大数据时代给网络舆情管理带来更为严峻挑战,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大数据为视角,在界定大数据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大数据的特征,结合网络舆情的特点、分类,分析了当前政府治理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典型案例,分析政府在应对舆情中的不足,提出政府在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应对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和阐述,厘清大数据和网络舆情的概念,明确舆情治理所遵循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已取得的成效,其次提出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章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剖析政府舆情治理得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第五章从强化大数据思维技术、完善大数据法制、运用大数据实现多元共治、健全大数据舆情运行机制四个层面入手,提出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舆情 政府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C91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17
- (一)研究背景10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0-12
- 1.研究目的10-11
- 2.研究意义11-12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2-15
- 1.国内外关于大数据的研究12-14
- 2.国内外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14-15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15-17
- 1.研究方法15-16
- 2.创新之处16-17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7-30
- (一)大数据相关概念17-18
- 1.大数据的定义17
- 2.大数据的特征17-18
- (二)网络舆情相关概念18-24
- 1.网络舆情的界定18-20
- 2.网络舆情的分类20-22
- 3.网络舆情的特征22-24
- (三)相关理论阐述24-30
- 1.蝴蝶效应24
- 2.沉默的螺旋24-26
- 3.把关人理论26-27
- 4.治理理论27-30
- 三、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现状30-42
- (一)当前我国舆情治理概况30-32
-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成效32-36
- 1.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32-33
- 2.确立了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方式33-35
- 3.初步完成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数据平台搭建35-36
- (三)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36-38
- 1.舆情数据繁杂增加了治理的难度36-37
- 2.法律体系缺陷限制了治理的力度37
- 3.舆情管理滞后影响了治理的深度37-38
- 4.信息公开不力阻碍了治理的透明度38
- (四)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2
- 1.传统网络舆情监控技术水平有限38-39
- 2.现有法律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39-40
- 3.网络治理合力尚未形成40
- 4.政府的信息数据公开仍需改进40-42
- 四、基于大数据的典型案例分析42-57
- (一)案例概况42
- (二)基于大数据的舆情分析42-57
- 1.舆情发展总体趋势分析43-44
- 2.媒体报道相关数据分析44-48
- 3.网民话题相关数据分析48-53
- 4.新闻发布会相关数据分析53-57
- 五、大数据视角下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57-69
- (一)强化大数据思维,提升大数据技术57-60
- 1.强化以大数据为载体的国家治理理念57-58
- 2.提升大数据的相关技术58-60
- (二)完善大数据法制,依法治理60-63
- 1.完善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律法规60-61
- 2.设立主管机构,,依法治理61-63
- (三)运用大数据实现多元共治63-65
- 1.提升网络媒体素质,强化“把关作用”63-64
- 2.鼓励网民参与舆情治理,打破“沉默的螺旋”64-65
- (四)健全大数据舆情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65-69
- 1.健全舆情收集监测机制65-66
- 2.完善舆情研判预警机制66-67
- 3.健全高效的处置引导机制67-68
- 4.建立舆情善后评估机制68-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年01期
2 胡圣方;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胡江春;;网络舆情(2007年11月16日—12月15日)[J];中国改革;2008年01期
4 刘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J];理论学习;2009年01期
5 周志强;;网络舆情与“口香糖思想”[J];人民论坛;2009年04期
6 陈婴虹;;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7 李俊逢;;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9 李静;;论政府善治视阈下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界;2009年09期
10 王琳;汪海燕;吴武忠;张建升;张敬博;孟澍菲;;如何做好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工作[J];人民检察;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网络舆情助推汉江中院司法为民[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正确应对征纳纠纷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梅河口检察院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江苏大丰:征聘百名“网络舆情监督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应对网络舆情与三项重点工作息息相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建议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内江积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t熀
本文编号:682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8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