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研究(民族边疆地区)

发布时间:2017-09-02 15:16

  本文关键词: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研究(民族边疆地区)


  更多相关文章: 弱势群体 社会心态 少数民族 作用机制


【摘要】:社会心态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总和,是观察社会变迁的晴雨表或风向标。弱势群体是自身存在某些障碍却无力改变现状的人群,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为重要。 本研究根据文献分析和访谈资料建立了弱势群体和相对“非弱”群体的判定标准,从居民社会态度调查中筛选出313名弱势群体和247名相对“非弱”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表征理论、共享现实理论、主体间共识理论,通过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特点,建立其构成变量的路径模型,并以云南地区的回、汉两种民族的弱势群体为对照,研究了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与相对“非弱”群体相比,弱势群体的负向情绪更多,生活满意度更低,社会支持度更低,,协商命运观更低; 2.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呈双维性,既有自身民族的独特特征,又具有弱势群体的共同特征,具体表现为:回族弱势群体的弱势认同度较低;回族弱势群体的正向情绪较少,负向情绪、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度、社会公平感与汉族弱势群体无异;回族弱势群体关于他人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3.在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作用机制的路径分析中,低社会支持度通过协商命运观的部分中介作用,与负向情绪共同导致了低水平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不公平感。 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开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等社会管理建议。
【关键词】:弱势群体 社会心态 少数民族 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4
  • 第1节 选题背景8
  • 第2节 文献综述8-19
  • 1.2.1 关于弱势群体的文献综述8-13
  • 1.2.2 关于社会心态的文献综述13-17
  • 1.2.3 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17-19
  • 第3节 提出问题19-21
  • 1.3.1 以往研究的评述19-20
  • 1.3.2 研究目的20
  • 1.3.3 研究意义20-21
  • 第4节 研究设计21-24
  • 1.4.1 研究内容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1.4.3 研究工具22
  • 1.4.4 研究步骤22-23
  • 1.4.5 论文框架23-24
  • 第2章 实证研究24-63
  • 第1节 预研究:弱势群体的判定标准24-27
  • 2.1.1 研究目的24
  • 2.1.2 研究设计24
  • 2.1.3 研究结果24-27
  • 第2节 研究一: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特点研究27-39
  • 2.2.1 研究目的27
  • 2.2.2 研究设计27-30
  • 2.2.3 研究结果30-34
  • 2.2.4 分析与讨论34-38
  • 2.2.5 小结与结论38-39
  • 第3节 研究二: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特点研究——以回族为例39-50
  • 2.3.1 研究目的39
  • 2.3.2 研究设计39-42
  • 2.3.3 研究结果42-46
  • 2.3.4 分析与讨论46-49
  • 2.3.5 小结与结论49-50
  • 第4节 研究三: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作用机制的路径分析50-63
  • 2.4.1 研究目的50
  • 2.4.2 研究设计50-52
  • 2.4.3 研究结果52-59
  • 2.4.4 分析与讨论59-63
  • 第3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63-66
  • 第1节 研究结论63
  • 第2节 社会管理启示与建议63-66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第1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66
  • 第2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70-77
  • 附录A 弱势群体的社会心态调查70-71
  • 附录B 云南省居民生活态度调查71-7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7-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曙光;;社会表征理论述评——一种旨在整合心理与社会的理论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邵二辉;;中国回族心理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3 周晓虹;;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J];河北学刊;2009年05期

4 吕晓俊;;社会公平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王雪莲,彭骏;弱势群体的成因研究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妮;郭顺;;民生观视野下城市“新增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张玉成,马东平;从回族谚语中透视回族心理特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779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79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2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