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武汉市J社区青少年学习教育服务项目策划书

发布时间:2017-09-06 15:22

  本文关键词:武汉市J社区青少年学习教育服务项目策划书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青少年 学习教育 归属感


【摘要】: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社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区不仅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而且,它正逐渐成为青少年继学校、家庭以外的第三个学习区域。在当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的正规教育过于偏重课本和教材,过于看重分数,忽视了考试以外青少年成长的其他重要方面。青少年的娱乐、休闲、社会交往、社会学习等方面的社会功能,相当大一部分都在社区的范围内发生,社区正逐渐肩负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旧的生活结构被破坏,新型生活模式出现之后,社区坏境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在不断加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身心发展正处于敏感和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自身的弱势地位,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困惑、迷茫,很难抵制各种诱惑和糖衣炮弹的侵袭,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走上各种歧路,如逃课、网络成瘾、考试作弊、自杀等。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充满青春与活力,他们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青少年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因此,关注青少年的发展,提升其能力,推动其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青少年的教育有足够的重视,除法律方面的支持外,还在社区成立教育青少年的职能部门,但是,政府部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事务,难免会效率低下,再加上在许多地方推行,往往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很多政策得不到实施或实施效果较差。要满足社区青少年的教育需求,光靠政府职能部门是远远不够的,社区自身也有义务承担此项重任。作为社会基层部门的社区居委,由于经常与社区居民、青少年打交道,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能力倾听到青少年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问题和需求。社区青少年学习教育项目就是以社区青少年为中心,帮助他们挖掘自身具备的潜能,协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困难,增强他们的处事能力,争取能实现由“他助”到“自助”和“自我实现”的发展模式。活动目的旨在于在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挖掘、整合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帮助社区青少年矫正学习方面的偏差行为,为青少年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竭诚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 学习教育 归属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一、项目设计背景11-14
  • (一) 转型期社会背景11-12
  • (二) 武汉地区背景12
  • (三) J社区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12-14
  • 二、项目意义及目标14-18
  • (一) 项目意义14-15
  • (二) 项目目标15-16
  • (三) 项目创新16-17
  • 1. 目标群体的特殊性16
  • 2. 采用社会工作的方法16-17
  • (四) 服务区域17-18
  • 三、项目的理论基础18-20
  • (一)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18
  • (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8
  • (三) 团体动力学理论18-19
  • (四) 优势视角理论19-20
  • 四、项目开展资源分析20-22
  • (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的法律、政策支持20-21
  • (二) 社区及社会团体组织的支持21
  • (三)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1-22
  • 五、项目小组计划22-24
  • (一) 小组介绍22
  • (二) 招募计划22
  • (三) 活动流程安排22-24
  • 六、项目服务具体内容24-45
  • (一) 学习压力: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提升自我,勇敢面对24-29
  • (二) 学习效率:寻找方法,提高效率;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29-36
  • (三) 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做好人生规划36-41
  • (四) 社区归属感:加强社区归属,共创美好家园41-45
  • 七、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48
  • (一) 社会层面45
  • (二) 文化层面45-46
  • (三) 组织团队46-47
  • (四) 其他问题47-48
  • 八、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经费预算48-50
  • (一) 组织管理48
  • (二) 经费预算48-50
  • 九、项目评估50-52
  • (一) 评估方法50
  • (二) 评估范围50-52
  • 1. 工作人员50
  • 2. 服务对象—小组成员50
  • 3. 项目50-52
  • 参考文献52-53
  • 附录53-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杰;社区青少年文化需求与文化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马骥;社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J];社区;2004年10期

4 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803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03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