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农村社区成年人危险及有害饮酒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2:23
本文关键词:浏阳市农村社区成年人危险及有害饮酒及其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规律饮酒 危险及有害饮酒 整群随机试验 ASSIST简要干预 动机访谈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浏阳市农村居民饮酒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ASSIST简要干预方案在农村危险及有害饮酒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适应农村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浏阳市农村抽取8个村。调查对象为大于18周岁小于60周岁的常驻居民。采用AUDIT对饮酒行为进行评估,评估为危险及有害饮酒的调查对象通过整群随机方法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SSIST评估受试者酒精使用风险,并实施相应干预方案。结合符合方案受试者分析(PPS)和意向性治疗分析(ITT)结果对ASSIST简要干预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指标包括完全戒酒率、酒精使用风险评级的改变、ASSIST,总分;根据干预满意度评估和脱落情况分析动机访谈的可接受性,访谈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戒酒意愿和信心、改变动机准备性。 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农村常驻居民2706名,实际完成调查2052名,应答率为75.8%;干预试验中随访脱落40例,脱落率为19.7%。 浏阳市农村居民规律饮酒率为23.2%(95%CI:21.3%-25.1%),危险及有害饮酒发生率为11.5%(95%CI:9.9%-12.9%)。不同饮酒状况在性别(χ2=469.421,P=0.000)、受教育程度(χ2=15.434,P=0.004)、婚姻状况(χ2=36.741;P=0.000)、工作状况(χ2=83.262,P=0.000)、地区(χ2=12.089,P=0.002)特征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相比不饮酒者,危险及有害饮酒以男性(χ2=345.861,P=0.000)、处于不稳定婚姻状态(χ2=19.573,P=0.000),在职工作(χ2=56.727,P=0.000),居住高坪镇者较多(χ2=7.042,P=-0.008)。 ITT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完全戒酒率分别为19.1%和11.8%,试验组调整后戒酒率是对照组的1.13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94);试验组酒精使用风险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Z=4.325,P=0.000); GLMMs结果表明组别与时点存在交互效应(F=22.807,P=0.000);固定时点后,基线ASSIST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4.482,P=0.000);随访ASSIST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5.330,P=0.000);固定组别后,试验组随访ASSIST评分低于基线评分(t=8.121,P=0.000),对照组两时点无显著差异(t=-1.055,P=0.292)。PPS结果与ITT一致。简要动机访谈即时效果评价发现,81名受试者戒酒信心评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t=-2.924,P=0.004);前沉思阶段改变准备性评分显著降低(t=5.470,P=0.000);沉思阶段改变准备性评分显著提升(t=-5.494,P=0.000)。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处理因素后,性别为酒精使用风险改善的影响因素(OR值为9.303)。 结论:浏阳市农村社区居民规律饮酒率为23.2%(95%CI:21.3%-25.1%),危险及有害饮酒发生率为11.5%(95%CI:9.9%-12.9%)。不同饮酒行为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地区特征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相比不饮酒者,危险及有害饮酒者中以男性、处于不稳定婚姻状态者、在职者、居住于高坪镇者居多。ASSIST简要干预方案能有效地降低农村地区危险及有害饮酒者的酒精使用风险。简要动机访谈能够提升农村危险及有害饮酒者的沉思阶段改变准备性,促使其认识饮酒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克服。性别是ASSIST简要干预效果影响因素,女性较男性更可能改变其风险行为。
【关键词】:规律饮酒 危险及有害饮酒 整群随机试验 ASSIST简要干预 动机访谈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缩略语说明12-13
- 1 前言13-17
- 1.1 研究背景13-14
- 1.1.1 我国的饮酒问题及其严重性13
- 1.1.2 饮酒的危害以及公共卫生后果13-14
- 1.2 研究现状14-16
- 1.2.1 干预的理论与方法14-16
- 1.2.3 饮酒干预的效果评价16
- 1.3 研究意义16
- 1.4 研究目的16-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5
- 2.1 研究对象17-18
- 2.1.1 调查对象17
- 2.1.2 干预试验对象17-18
- 2.2 调查抽样与干预试验随机分配方法18
- 2.3 调查对象的样本量估计18
- 2.4 研究内容与工具18-22
- 2.4.1 一般情况18
- 2.4.2 饮酒行为18-21
- 2.4.3 酒精使用干预效果评估21-22
- 2.5 干预方案22
- 2.5.1 简要动机访谈22
- 2.5.2 家庭健康手册22
- 2.5.3 专科转诊建议22
- 2.6 研究过程22-23
- 2.6.1 现场调研准备阶段22-23
- 2.6.2 现场调查与干预实施阶段23
- 2.6.3 随访工作实施阶段23
- 2.7 质量控制23-24
- 2.7.1 研究设计与工具23
- 2.7.2 预调查23-24
- 2.7.3 调查人员24
- 2.7.4 调查过程24
- 2.7.5 资料录入过程24
- 2.8 数据分析方法24-25
- 3 结果25-42
- 3.1 研究完成情况25-26
- 3.1.1 调查过程样本应答情况25-26
- 3.1.2 试验过程样本应答与脱落情况26
- 3.1.3 分析数据集的整理26
- 3.2 饮酒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26-29
- 3.2.1 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26-27
- 3.2.2 饮酒行为的发生情况27-28
- 3.2.3 饮酒行为在社会人口学特征间的分布28-29
- 3.3 试验对象基线特征及其比较29-32
- 3.3.1 社会人口学特征29-30
- 3.3.2 AUDIT评价情况30-31
- 3.3.3 ASSIST评价情况31
- 3.3.4 试验对象基线特征比较31-32
- 3.4 ASSIST简要干预方案的效果分析32-37
- 3.4.1 符合方案受试者分析32-35
- 3.4.2 意向性治疗分析35-37
- 3.5 简要动机访谈的即时效果评价37-38
- 3.5.1 简要动机访谈的可接受性分析37-38
- 3.5.2 戒酒意愿和信心比较38
- 3.5.3 饮酒行为改变动机比较38
- 3.6 简要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38-42
- 3.6.1 ASSIST干预方案效果的影响因素38-40
- 3.6.2 简要动机访谈效果的影响因素40-42
- 4 讨论42-50
- 4.1 研究的方法学问题42-44
- 4.1.1 研究现场的选择42
- 4.1.2 酒精使用评估工具的选择42-43
- 4.1.3 干预试验的设计43
- 4.1.4 统计和分析方法的选择43-44
- 4.2 饮酒行为发生情况44-46
- 4.2.1 规律饮酒率44
- 4.2.2 危险及有害饮酒发生率44-45
- 4.2.3 饮酒行为在人口学特征中的分布45-46
- 4.3 试验对象酒精使用情况46-47
- 4.4 简要干预的效果评价47-49
- 4.4.1 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47
- 4.4.2 简要干预的可接受性47-48
- 4.4.3 ASSIST简要干预方案的效果48
- 4.4.4 简要动机访谈的即时效果48-49
- 4.5 简要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49-50
- 5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9
- 综述59-67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167-74
- 附录274-76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居民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现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年03期
2 安胜利;张燕虹;陈征;;应用SPSS软件实现二分类重复测量资料的GEE及GLMMs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3 青雪梅;房~D恭;刘保延;王永炎;;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及其方法学特征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邹艳波;蒋冬梅;曾烂漫;;门诊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饮酒情况的调查[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12期
5 侯云英;范秀珍;;动机访谈:促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新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4期
6 姚沛,张冠卿,赵桂芬,郭德民;饮酒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关系[J];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3期
7 向小军,郝伟;560名急诊外伤患者饮酒状况的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3年04期
8 马冠生,朱丹红,胡小琪,栾德春,孔灵芝,杨晓光;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J];营养学报;2005年05期
9 马冠生;杜松明;郝利楠;李艳平;胡小琪;孔灵芝;;中国成年居民过量饮酒现况的分析[J];营养学报;2009年03期
10 杨永利;时松和;施学忠;;河南省成年居民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82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2042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