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社区治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1:24
本文关键词:大连市社区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单位办社会”的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中国城市“单位制”开始解体,“单位人”逐步变成“社区人”。这种转变使城市社区的单一性受到挑战。社区中的下岗职工多了、流动人口多了、老龄人口多了、无单位人员多了,社区的人群与利益开始多元化。社区的这种复杂性又使其地位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显现。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原有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和社区整合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价值、功能等日渐凸显,城市社区自治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城市的管理尤其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城市居民委员会原有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十分紧迫。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也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社区建设、发展和治理等课题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并且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社区治理实践,在短短十几年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和推广价值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然而,很多国内外学者却开始认识到,社区治理相对于社区建设明显滞后,社区治理研究往往以经验总结居多,没有形成一个对未来发展确实的理论指引。同时,社区治理大都停留在政府治理的范畴内,与“社区”本质是实现居民自治相违背。因此,城市社区治理对未来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 大连市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建设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社区治理近几年也在不断探索、前进。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老龄化以及下岗人员、低保户的增多使当今的社区成员组成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作为被称为“北方明珠”的大连,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减少矛盾,社区能否治理好,意义重大。大连市作为一个副省级单位,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完成城市现代化的大城市之一,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要求大连的社会机制和社会政策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论是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体制还是社会服务体制都要与经济领域的发展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研究大连市的社区治理问题能够促进大连的社会体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基于社区治理理论的视角来看,在社会管理中要想使得管理的工具和方式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征,社会管理被视为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案,这一点对于规范社会管理体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等理论性的阐释: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大连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了大连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机制和体制上不健全、法制化程度有待提高以及社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三个国家的社区治理模式:美国的自治模式、新加坡的政府主导模式和日本的混合模式,结合这三种社区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成功经验讨论研究适应大连市社区治理的社区管理模式;第四部分结合了前三部分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大连市社区建设的对策,指明了今后大连市社区治理的方向和今后努力的目标;第五部分作为文章的结尾,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大连市的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总结,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大连市 社区治理 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9-10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10
- 1.3 相关研究状况10-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13-14
- 1.4.1 文献分析法14
- 1.4.2 社会调查法14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4-16
- 1.5.1 本文的创新点14-15
- 1.5.2 本文的局限性15-16
- 2 大连市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16-25
- 2.1 社区和社区治理诠释16-18
- 2.1.1 社区16-17
- 2.1.2 社区治理17-18
- 2.2 大连市社区治理的现状18-22
- 2.2.1 社区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19
- 2.2.2 社区治理理念陈旧19-20
- 2.2.3 城市社区法制和法治尚未成形20-21
- 2.2.4 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够,社区工作者队伍薄弱21-22
- 2.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2-25
- 2.3.1 理论研究滞后22-23
- 2.3.2 利益诉求存在差别23
- 2.3.3 传统体制的惯性23-24
- 2.3.4 法治进程滞后所致的不利影响24-25
- 3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案例分析25-31
- 3.1 国外城市社区发展状况25-26
- 3.2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案例分析26-29
- 3.2.1 美国的自治模式26-27
- 3.2.2 新加坡的政府主导模式27-28
- 3.2.3 日本的混合模式28-29
- 3.3 经验总结及可借鉴之处29-31
- 4 大连市社区治理的发展对策31-41
- 4.1 社区建设目标31-33
- 4.1.1 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31-32
- 4.1.2 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制32-33
- 4.2 社区管理方式创新33-36
- 4.2.1 由政府包办向政府统筹、社区自治的管理方式转变33-35
- 4.2.2 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转变35
- 4.2.3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方式35-36
- 4.3 社区法治化建设36-38
- 4.3.1 明确社区的法律地位36-37
- 4.3.2 培养社区成员的法律意识37
- 4.3.3 倡导政府和公众广泛参与37-38
- 4.4 完善社区治理的具体措施38-41
- 4.4.1 完善社区管理体制38
- 4.4.2 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体系38-39
- 4.4.3 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39
- 4.4.4 整治社区环境39-40
- 4.4.5 建立数字化社区40-41
- 5 总结与展望41-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1期
2 王天崇;宋占丰;;权力配置视角下的社区治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3 曾望军;吕耀怀;;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6年01期
4 丁元竹;;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J];w,
本文编号:827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2780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