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0:38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调查报告 量刑前调查报告 人格调查报告 证据属性
【摘要】:为了实现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促进量刑均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是少年司法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是以美国的量刑前调查报告为母本引入,并在各地基层法院的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的。由于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在我国立法上尚未确立,实践中各地法院做法不一,所以这一概念并不能准确地定义。调查主体尚不能集中于某个专门机构;由于调查人员专业性的欠缺,也不能够做到对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社会调查报告提交给法院后,在报告的质量欠缺保障时,法官也不一定会在量刑时予以参考。这些都是我国目前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较为突出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引入对我国未成年人领域的量刑程序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最初引入的量刑前调查报告相比,我国未成年人司法领域中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立足于我国国情做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尝试。社会调查报告作为量刑信息和量刑证据的重要载体,在促进量刑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上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未来量刑程序改革中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理论概述、比较法考察、通过对两个地方实践案例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践现状并对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调查报告 量刑前调查报告 人格调查报告 证据属性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4;C91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9
-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概述9-15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概念及起源和发展10-11
- 1.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概念10-11
- 2.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1
- (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入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现实基础与功能11-15
- 1.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入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现实基础——量刑问题成为审判程序的中心之一11-12
- 2.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功能12-15
- 二、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比较法考察15-21
- (一)调查主体15-16
- 1.英美法系国家的调查主体15
- 2.大陆法系国家的调查主体15-16
- 3.两大法系国家调查主体制度的比较分析16
-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和调查程序16-19
- 1.英美法系国家调查报告的内容和调查程序16-18
- 2.大陆法系国家调查报告的内容和调查程序18
- 3.两大法系国家调查报告内容的比较分析18-19
-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审查程序19-21
- 1.英美法系国家社会调查报告的审查程序19
- 2.大陆法系国家社会调查报告的审查程序19-20
- 3.两大法系国家调查报告审查程序的比较分析20-21
- 三、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适用与完善21-36
-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主体及其完善21-27
- 1.公安机关作为调查主体23-24
- 2.控辩双方作为调查主体24-25
- 3.法官作为调查主体25
- 4.法院或检察院委托其他组织进行调查25-26
- 5.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调查主体的完善26-27
-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27-29
- (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审查程序29-31
- (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31-36
- 1.社会调查报告在证据范畴内的定位31-32
- 2.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及证据规则的探讨32-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通;;论我国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构建[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2 汪贻飞;;论社会调查报告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借鉴[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3 庄原,张建民,陈志力;少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工作的操作与完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李玉萍;;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5 陈瑞华;;论量刑信息的调查[J];法学家;2010年02期
6 李璞荣,司明灯;我国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1期
7 吴燕;吴翎翎;;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若干问题初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5期
8 王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1期
9 金兰;黄周炳;;基层法院实施社会调查制度的调研报告——以Z省H市J区法院为主要样板[J];法治研究;2009年12期
10 孙春雨;中美量刑机制比较研究[J];时代法学;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852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5222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