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研究(1932-1935)
本文关键词:川陕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研究(1932-1935)
【摘要】:川陕苏区妇女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一种强有力手段,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翻身和人身解放,充分调动了农村妇女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苏区的建立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动员和组织妇女群众的视角来考察川陕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当地妇女的教育活动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新形势下妇女教育的发展和妇女力量的组织动员提供历史的借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川陕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的选题理由和意义,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为文章的后续展开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妇女教育相关理论。首先对川陕苏区、妇女教育及苏区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论述以及川陕苏区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有关妇女问题的基本论述。第三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考察川陕苏区实施妇女教育的历史背景。川陕妇女生活环境封建闭塞,处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最底层,深受多重压迫,经济地位低下,思想观念愚昧落后;同时,川陕妇女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从小放足参加生产等特性决定了她们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发展川I陕革命根据地必须争取的强大力量。因此,如何有效发动和组织妇女投入革命战争,成为妇女教育的原因与目的。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深入了解川陕苏区妇女各方面状况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主要表现为启发其阶级觉悟,动员妇女参战的政治教育:改善妇女生活状况,掌握生产技能为主的劳动教育;提升妇女文化水平,扫盲识字为主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第五部分主要阐述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针对当地妇女开展的教育活动,成功地唤醒了川陕妇女的解放意识,增强了川陕妇女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川陕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了川陕妇女的社会地位,她们积极地投入到革命战争和苏区的建设中,为川陕苏区革命斗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第六部分主要总结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经验教训。特定的战争环境要求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制定和实施特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共产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动员一切力量,加入革命战争中,势必要给予其强烈的政治灌输。川陕妇女教育虽然受到了政治约束,且人力物力十分简陋,又受到战争的影响,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论在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还是文化教育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深刻的教训。
【关键词】:川陕苏区 妇女教育 历史作用 经验教训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9.4;C913.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选题理由和意义9-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5-16
- 1.4 研究创新点16-17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17-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2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理论基础18-22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妇女教育的重要论述18-20
- 2.2.2 川陕苏区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20-22
- 3.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背景22-27
- 3.1 深受多重压迫,政治意识冷漠22-23
- 3.2 承担生活重任,经济地位低下23-24
- 3.3 受封建礼教约束,思想观念落后24-27
- 4.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基本内容27-37
- 4.1 启发妇女政治觉悟,动员妇女参战为目的的政治教育27-30
- 4.2 改善妇女生活状况,掌握生产技能为主的劳动教育30-33
- 4.3 提升妇女文化水平,扫盲识字为主的文化教育33-37
- 5.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历史作用37-43
- 5.1 唤醒妇女解放意识,推进革命战争迅猛发展37-39
- 5.2 增强妇女生产积极性,促进苏区经济发展39-41
- 5.3 激发妇女革命热情,提升妇女社会地位41-43
- 6.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经验教训43-49
- 6.1 战争环境下妇女教育的局限与弊端43-45
- 6.2 开展实用、简便、高效的妇女教育45-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严;;川陕苏区戏曲(1932─1935)[J];四川戏剧;2012年06期
2 徐峰;;浅议川陕苏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J];沧桑;2013年01期
3 武志平;;川陕苏区纪事四首[J];诗刊;1959年07期
4 毕瑛涛;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唐敦教;川陕苏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6 张玲,胡澜;川陕苏区医疗卫生工作探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罗其芳;;试论川陕苏区的利民政策及其历史启示[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年04期
8 施诗然;;从档案看川陕苏区的宣传教育工作[J];四川档案;2011年04期
9 毕瑛涛;;川陕苏区人才建设的历史特点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董珍;郝俊杰;;川陕苏区党性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巴家云;;川陕苏区货币研究札记[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兰宜谦;形成推动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的合力[N];广元日报;2014年
2 通讯员 米筠;发挥政协优势助推原川陕苏区振兴发展[N];安康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向未来;川陕苏区访问团抵巴考察访问[N];巴中日报;2007年
4 记者 赵陈;谢瑞武参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N];巴中日报;2010年
5 李翔云 张建 陈建;阆中: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N];南充日报;2011年
6 巴中市政协副主席 鄢永都;从“致白军官兵书”管窥川陕苏区统战工作[N];巴中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符道禹;陈文华参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N];巴中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黎明;永远为了人民迎接赶考[N];巴中日报;2009年
9 熊华;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概说[N];中国文物报;2010年
10 记者 冯一鸣;成都军区原副参谋长张树云少将参观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N];巴中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晓军;川陕苏区的社会教育[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国创;川陕苏区的廉政建设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丹;川陕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研究(1932-1935)[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4 朱麓蓉;川陕苏区医疗卫生初探[D];四川大学;2006年
5 王廷;川陕苏区精神的特质及其时代价值[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强;川陕苏区农业生产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林;川陕苏区的土地改革与基层政权构建[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杨凤英;川陕苏区女性生活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9 廖冲绪;试论川陕苏区的普通教育(1932.12-1935.04)[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罗其芳;20世纪30年代川陕苏区土地革命问题评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71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7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