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5:34
本文关键词: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争议性公共议题 差序格局 强弱关系 表达 社会关系类型
【摘要】:现代社会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社会,特别是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在推进社会改革过程中,社会各阶层利益不断分化与重组,利益群体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频发的争议性公共议题已成为中国转型的显著标志。争议性议题大多与公共利益、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其中社会各方不同意见通过特定渠道得以公开表达和传播,往往造成广泛社会影响。那么不同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倾向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本文引入格兰诺维特的“强-弱”关系理论,并联系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借用格兰诺维特“强-弱”关系理论,对社会关系类型进行了具体划分,主要分为强社会关系类型、弱社会关系类型以及缺失状态社会关系类型;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对不同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本文认为在传统的社会关系中,个人对陌生人、同事、朋友、亲属、父母这几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关系状态,表现出的关于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意愿的强弱程度,其中与强关系对象交流频次最高但仅进行选择性表达,与弱关系对象表达意愿最强,与缺失型关系对象表达意愿最低;引发不同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影响原因主要表现为父权与孝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宗族”和“家族”观念弱化、西方“个体”观念改变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方式以及中国“低信任社会”的辐射。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与强关系对象在匿名化网络机制中关系强度减弱,弱关系类型交往对象范围扩大,特别是抑制意见表达的因素减少,对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更为娱乐化。互联网的进入改变了传统的表达格局,网络构建了全新的人际关系,“强-弱”的人际关系在线上关系中并不固定,并且不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在互联网中,人际关系的重构也带来个人在意见表达方面的巨大转变,匿名性为网络表达的主体拆解了现实的围墙,获得了相对与现实社会更多的安全感;但是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带来的不仅是个人对于争议性议题表达意愿的提升,同时还有表达动机的更多样化。
【关键词】:争议性公共议题 差序格局 强弱关系 表达 社会关系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0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4-17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7-20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0-21
- 1.3.1 研究思路20-21
- 1.3.2 研究方法21
- 1.4 创新点21
- 1.4.1 研究视角创新21
- 1.4.2 研究对象创新21
- 1.5 核心概念21-23
- 第2章 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影响的量化研究23-39
- 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23-25
- 2.2.1 研究方法23-24
- 2.2.2 研究假设24-25
- 2.2 描述性分析25-29
- 2.2.1 父母角色25-26
- 2.2.2 亲属角色26
- 2.2.3 朋友角色26-27
- 2.2.4 一般同事/同学角色27
- 2.2.5 陌生人角色27-28
- 2.2.6 调查样本亲密程度的强关系化28
- 2.2.7 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的弱关系倾向28-29
- 2.3 方差分析29-31
- 2.4 相关分析31-33
- 2.4.1 关系强度与争议事件相关分析31-32
- 2.4.2 亲密程度与争议事件相关分析32-33
- 2.5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33-38
- 2.5.1 信度分析33-36
- 2.5.2 效度分析36-38
- 2.6 假设验证38-39
- 2.6.1 假设一验证38
- 2.6.2 假设二验证38
- 2.6.3 假设三验证38
- 2.6.4 假设四验证38-39
- 第3章 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影响的质化研究39-48
- 3.1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39-41
- 3.1.1 研究方法39-40
- 3.1.2 研究设计40-41
- 3.2 样本选择41-42
- 3.2.1 研究对象41-42
- 3.2.2 研究关系42
- 3.3 资料收集42-44
- 3.3.1 访谈结构与提纲42-43
- 3.3.2 访谈场地选择43
- 3.3.3 正式访谈43-44
- 3.4 研究结果44-46
- 3.4.1 与强关系对象交流频次最高但为选择性表达44-45
- 3.4.2 与弱关系对象表达意愿最强45
- 3.4.3 与缺失型关系对象表达意愿最低45-46
- 3.5 效度检验46-48
- 3.5.1 描述型效度46
- 3.5.2 评价型效度46
- 3.5.3 解释型效度46-47
- 3.5.4 回馈型效度47-48
- 第4章 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影响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48-60
- 4.1 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影响的原因48-54
- 4.1.1 父权与孝文化的影响48-50
- 4.1.2 现代社会“宗族”和“家族”观念弱化50-51
- 4.1.3 西方“个体”观念改变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方式51-52
- 4.1.4 “低信任社会”的辐射52-54
- 4.2 社会关系类型对中国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影响变化趋势54-60
- 4.2.1 与强关系对象在匿名化网络机制中关系强度减弱54-55
- 4.2.2 弱关系类型交往对象范围扩大55
- 4.2.3 抑制意见表达的因素减少55-58
- 4.2.4 对争议性公共议题表达更为娱乐化58-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A 中国社会关系类型对争议性事件表达的影响调查问卷65-68
- 附录B 中国社会关系类型对争议性事件表达的影响深度访谈提纲68-69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世文;;争议性事件中的公众书写与新闻专业主义实践——以“邓玉娇事件”为例的考察[J];当代传播;2013年03期
2 杨玉宏;;“差序格局”思想的现代诠释[J];学术界;2013年02期
3 罗以澄;陈刚;;论新闻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J];当代传播;2008年04期
4 叶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J];理论建设;2006年05期
5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雪蕾;争议性事件的消息来源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2 刘小峰;“熟人社会”在当下语境中的检视与新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8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8889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