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当代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0:25

  本文关键词:当代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知“剩女” 择偶 问题表现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变,社会转型造成的思想和行为转变日益明显,女性地位不断提升,这就形成了社会中高知女性不断比例激增,而社会转型所遗留的很多问题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知女性的择偶和婚恋,因此造就了一大批的高知剩女。剩女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和结构优化的漏洞,高知剩女的择偶问题也会对社会状态和社会和谐进步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本文提出了对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剩女现象的本质和表现进行解析,了解何为高知剩女,并类举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的具体因素加以分析和证明,由此来提出解决高知女性择偶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知“剩女” 择偶 问题表现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1.1 问题背景9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论文框架12-13
  • 2 高知“剩女”现象的解读13-17
  • 2.1 国内高知女性的婚恋现状13-15
  • 2.1.1 不同群体对高知“剩女”的认知13-14
  • 2.1.2 高知女性的婚恋状况14-15
  • 2.2 高知“剩女”问题的社会影响15-16
  • 2.2.1 “剩女”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15
  • 2.2.2 对“剩女”引起社会部分失调现象的浅析15-16
  • 2.3 小结16-17
  • 3 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的具体表现17-34
  • 3.1 “剩女”择偶动机社会认可问题17-25
  • 3.1.1 婚恋认知与社会认知相悖17-23
  • 3.1.2 在婚姻观念中的差异要求23-25
  • 3.2 “剩女”择偶要求无法被满足的问题25-28
  • 3.2.1 物质要求较高的价值偏离26-27
  • 3.2.2 追求理想化婚恋的价值迷失27-28
  • 3.3 择偶机会较少28-31
  • 3.3.1 择偶欲望较小28-29
  • 3.3.2 缺乏充足的时间29-30
  • 3.3.3 高知女性群体的性格普遍难以被接纳30-31
  • 3.4 “剩女”择偶成功率问题31-32
  • 3.4.1 结婚率低下产生的问题31
  • 3.4.2 婚姻梯度性别和年龄挤压明显的问题31-32
  • 3.5 讨论32
  • 3.6 小结32-34
  • 4 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的影响因素34-42
  • 4.1 对婚姻扩大概念的认识程度偏高34-36
  • 4.1.1 倾向于扩大化的婚姻认知34
  • 4.1.2 不认可但无意识的倾向传统观念34-35
  • 4.1.3 没有严格的贞操观35-36
  • 4.2 个人婚姻资源内部差异及婚姻效用的影响36-39
  • 4.2.1 婚姻资源的基本解释36-37
  • 4.2.2 高知女性婚姻资源的差异化体现37-38
  • 4.2.3 更为理性的婚姻效用追求38
  • 4.2.4 个人婚姻资源对婚姻效用的层次提升38-39
  • 4.3 高知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的接触性较差39-41
  • 4.3.1 缺乏社交机会39-40
  • 4.3.2 在择偶问题上缺乏主动性40
  • 4.3.3 男性群体重视传统观念40-41
  • 4.4 讨论41
  • 4.5 小结41-42
  • 5 解决高知“剩女”择偶问题的对策与建议42-48
  • 5.1 转变高知女性自身的认知状态42-44
  • 5.1.1 自我认知应当更趋向于社会化42
  • 5.1.2 传统观念和贞操观念的理性认识42-43
  • 5.1.3 借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43
  • 5.1.4 规避工作和家庭因素的影响43-44
  • 5.2 提升男性对高知女性的认知和接纳程度44-45
  • 5.2.1 男性需扭转性别社会中的传统认知44
  • 5.2.2 由高知男性缓解婚姻梯度压力44-45
  • 5.3 社会转型的自我适应性改变45-46
  • 5.3.1 社会内部应倾向科学的价值观45-46
  • 5.3.2 推动层次性社交平台的构建46
  • 5.4 小结46-48
  • 6 总结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庆华;石瑛;梁建东;;阿坝师专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周林,黄石卫;大学生创造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朱佳明;大学生网络依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强;吴新平;李登叶;;大学生诚信体系构建的心理学观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玲;吕万英;;探讨英语专业男女生语言学习各自优势的研究——以湖北十所高校的英语专业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8 黄石卫;369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重要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梁津安;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10 班红娟;;论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0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20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