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丝—一种泛化存在的群体与认同
发布时间:2017-09-28 22:31
本文关键词:吊丝—一种泛化存在的群体与认同
【摘要】:吊丝符号是中国本土社会最广大人民对于自身生存和存在的最深刻反思。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符号意识对社会有机体的反应,并没有引起主流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其中所蕴含的社会符号意义也没有获得深度发掘,亚文化群体拥有的互动方式和认同感的泛化过程同样没有得到系统诠释。而主流学术界更是对底层民众的“符号意识”充满了避讳式的反感和忽视,吊丝文化作为新生底层亚文化的代表正忠实地反映着青年社会生态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存在的基本面。而目前的学界研究多以片段化和点解式的分析为主,并未对该文化现象进行系统化的社会学归纳和分析。 吊丝体现的是一种劣质生态下社会主体的符号意识。它最初标志的是社会底层的青年群体,但几乎在它诞生的同时,适用边界就已经被打破了。这种文化趋势的发展历经两个主要阶段,而阶段间的渐变过程就是泛化。作为宏观的总体推断,泛化过程离不开微观群体的研究。微观研究方面以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参与观察法获取研究资料,借助于符号互动、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吊丝这一群体的要素:任务活动,相互作用,情感活动,规则。忠实地表述吊丝文化的起源、心理、生态内容、社会结构背景之间的内生关系与互动过程成为一项研究重点,,对达到实证研究效果至关重要。 吊丝话语系统具有独特的庶民叙事功能和表意特点,极大丰富了符号互动和文化研究的实践内容。社会学家所努力要表明的“符号内爆”这一概念也得到了详细探讨。通过信息论科学的观点合理诠释了符号内爆理论,探讨了它的缘由——符号信息量的超载、符号边界的撕破以及其两个主要的实现路径:符号的泛化与稀释。泛化趋势发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维度上:社会哲学维度的后现代性(意识形态)、社会群体内的心理认同与互动行为(心理行为)、符号语用领域(话语系统)。这三种层次构成吊丝文化的统一体也构成泛化的三条基本路径。 借助对现今青年“吊丝”群体的网络集结、“社会认同”、心理结构和话语体系(符号互动)的着重研究,对特定亚群体的符号意义与身份认同关系的变迁具有实证意义。贴标签依靠的是符号对个体的认同意义,符号作为标记个体及群体的手段必然需要获得行为个体内心的深度赞同和认可。而吊丝符号作为社会符号意识的反应本应获得社会管理主体的重视,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大众存在的真实途径。
【关键词】:吊丝 生存与存在 文化与心理 社会认同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2;C91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缘起10
- 1.2 文献综述10-15
- 1.3 概念界定15-16
- 1.3.1 吊丝是后现代特质的符号标识15
- 1.3.2 心理认同15-16
- 1.4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16-19
- 1.4.1 霍曼斯群体范式下的吊丝构成16
- 1.4.2 符号互动与群体认同16-17
- 1.4.3 研究方法17-19
- 第二章 吊丝—一个字头的诞生19-25
- 2.1 吊丝的由来19-22
- 2.2 内涵与争议22
- 2.3 符号学的解释22-23
- 2.4 小结23-25
- 第三章 活动—社会行为25-36
- 3.1 网络策划、网帖、视频、围观、顶帖、评论25-26
- 3.2 集体比惨—弱势群体的集结26-29
- 3.3 讲内涵、造天亮29-30
- 3.4 无奈的日常生活和一般遭遇30-34
- 3.4.1 宅与被30-31
- 3.4.2 声讨:性叫骂31-33
- 3.4.3 争取备用胎33
- 3.4.4 边缘群体在话语权、人权方面的软抵抗33-34
- 3.5 小结—多时空维度下的集中分裂行为34-36
- 第四章 互动36-50
- 4.1 场所:帝吧、吊丝俱乐部36-37
- 4.2 角色:意见领袖与共鸣37-38
- 4.3 话语系统38-47
- 4.3.1 话语系统之称谓38-39
- 4.3.2 话语系统之标题39-40
- 4.3.3 文本语义分析:自述式语境40-43
- 4.3.4 话语系统之语义过程分析:对话式语境43-44
- 4.3.5 符号的博弈:QQ 表情与符号过程的“自解析”44-45
- 4.3.6 无意义的散场45-47
- 4.4 对宗教的戏仿:图腾符号、撸的仪式、撸友和女神47-49
- 4.5 吊丝文化产品与商人—大众传媒的新身份49-50
- 第五章 群体意识与情感50-55
- 5.1 追求本真的尝试50
- 5.2 自我设障和保护50-51
- 5.3 流动的群体组成与碎片化的认同基础51-53
- 5.4 犬儒:泄愤、安慰、焦虑、苦闷、无奈与反抗意志53-55
- 第六章 结论55-59
- 6.1 后现代的规则55
- 6.2 符号信息量的超载、泛化与稀释55-57
- 6.3 生存与存在的反思57-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6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2-63
- 附录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播;2010年05期
2 王芳;刘力;许燕;蒋奖;孙晓敏;;社会心理学:探索人与社会的互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6期
3 闵丽;当代中学生偶像崇拜的后现代特征[J];青年研究;2003年03期
4 韩秋月;;让崇高真正崇高[J];人民公安;2007年01期
5 赖大仁;;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J];学术界;2008年03期
6 孙藜;;我为什么喜欢看那些“恶搞”[J];视野;2007年11期
7 车永玲;;《海的女儿》格雷马斯叙事语法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6期
8 杨坤;;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视域下浅析《傲慢与偏见》[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4期
9 李晗龙;高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10 李径宇;;胡戈:我的内心充满搞笑的念头[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938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3845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