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传统社会救助理念回顾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二维结构

发布时间:2017-09-28 21:26

  本文关键词:传统社会救助理念回顾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二维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行动系统 目的性评价 技术性评价


【摘要】:本文是对社会救助理念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再探讨。在传统救助思想理念的发展方面,本文着重考察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一、《济贫法》(1601)时期的政策救济理念,这种理念的主要特征是把救济看做是短期的,是以对贫困者的同情理念为基础的被动消极的应急的措施;二、由基督教慈善组织(1869)推动的旨在以贫困者及家庭为对象的积极长期的社会救助理念;三、睦邻组织运动(1884)以后的以社会团结和兼顾预防与发展的社会救助思想理念的发展时期;四、20世纪初以来以有薪服务、专业教育和社会科学思想的运用为标志的专业社会工作及其救助理念的形成。伴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社会工作实践为本的特征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即实务与理论的关系问题逐渐呈现出来。社会工作究竟是一种“经验的”实践还是一种“理论的”实践的认识,集中体现在社会工作理论缺少反映社会工作行动系统基本特征的属于社会工作自有一般理论的状态。本文所探讨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二维结构的分析框架,就是试图以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行动系统层面为切入点,以社会学行动结构的经典理论为参照,探讨一种既能反映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又能改善行动系统的效率目标的分析工具。社会工作行动系统价值观的二维结构是一个能够指引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的一般理论。它的提出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分析和操作框架以及丰富社会工作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维结构的目的性评价与技术性评价是针对目标的设定、实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效率效果所设计的分析框架。目的性评价是指目的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程度,二者是质和量的关系。而技术性评价则包含了一是方法论选择层面,二是策略、技巧的运用层面,三是具体的研究技术和科技条件层面。本文按照社会工作行动系统不同行动主体将其分为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和政策执行主体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下对社会工作行动系统价值观的二维结构进行探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以说明二维结构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面对我国当下社会工作的发展所面临的发展缓慢、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以及与政府存在摩擦等问题,理论与实务的本土化问题也显得越来越迫切。社会工作行动系统价值观二维结构的提出,对回应社会工作当下面临的困境、促进社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行动系统 目的性评价 技术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10
  • (一) 研究目的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3
  • (一) 研究现状10-12
  • (二) 文献评述12-13
  • 四、理论依据13-14
  • (一) 一般行动结构理论13
  • (二)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进化论13-14
  • 五、研究方法14
  • 六、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助人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变15-23
  • 一、17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15-19
  • (一) 《济贫法》的颁布:短期消极16-17
  • (二) 慈善组织会社:长期积极17-18
  • (三) 睦邻组织运动:社会团结与预防发展18-19
  •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19-20
  •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理论关联的探讨20-23
  • (一) 职业、专业以及学科的关系20-21
  • (二) 社会工作是否需要理论21
  • (三) “经验的”实践还是“理论的”实践21-23
  • 第三章 探讨社工行动系统特有理论的切入点23-42
  • 一、社工行动系统及价值观23-24
  • 二、社工行动系统价值观二维结构初探24-26
  • (一) 社工行动系统价值观的目的性评价24-25
  • (二) 社工行动系统价值观的技术性评价25-26
  • 三、二维结构在不同主体层面的尝试26-33
  • (一) 个体层面26-29
  • (二) 组织层面29-31
  • (三) 政策执行主体层面31-33
  • 四、个案分析33-42
  • (一) 开始阶段(前两次探访)34-36
  • (二) 介入阶段(第三、四次探访)36-39
  • (三) 结案阶段(第五、六次探访)39-40
  • (四) 总结40-42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42-44
  • 一、结论42
  • 二、进一步的讨论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历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斌;;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黄力;;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4期

3 古学斌;;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3年00期

4 郭鹏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5 刘继同;;英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历史演变轨迹与结构性特征[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玉香;;西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2期

7 侯日云;黄力;;和谐社会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探讨[J];前沿;2011年07期

8 王春霞;;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周晓焱;李精华;郑克岭;;价值分层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黄晓莎;孙永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改进:一种中国文化的视角[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立;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契合及伦理困境[D];西北大学;2013年

2 赵婧;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8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38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