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生文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9:01
本文关键词:常燕生文化思想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以中国青年党为代表的国家主义派的思想研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对整个群体或个体人物的文化思想研究,成果甚少。本文以青年党领袖人物之一常燕生的文化思想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他在不同阶段,文化观的形成、表现及意义,从而勾勒出其文化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同时,重点分析了其不同时期文化思想存在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其文化思想转变的内在理路和所面临的困境。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主要对常燕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其次,对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笔者在选题方面的情况作了综述。 第二部分,也就是正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思想。前三节又分别构成了该时期的三个重要阶段:在《新青年》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东西文化论战中独树一帜;在文化运动后期全面反思。通过对每个阶段文化讨论内容的阐释和分析,揭示其文化思想的复杂性和转变的原因。最后一节,专门探讨了这一时期,他对政治和学术文化关系的认识及转变的原因,从而真实地再现了,当政治环境的改变波及思想界时,知识分子个体所作出的调整和回应。这也预示了下期文化观的一个新的动向。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他在“国难”当头的30年代的文化思想。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他在中国本位文化讨论中的主要观点,文化观与意识形态的结合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节主要阐释了在特殊时期,他对民族性与文化创造关系的认识和文化重建方式的思考。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他在“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对文化的认识。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第三章,也是整篇论文的一个关键部分,主要对他在40年代初形成的文化有机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对文化有机论的形成原因和内容进行分析。第三节阐释了文化有机论框架下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认识,从而表达了他对战后文化重建的构想和期望。最后一节,阐释并分析了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内部的困境。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第四章,集中探讨了在“文化再造”这个时代命题下所衍化出来的几个问题。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道德观的演变,并分析了与文化观协同的道德观转变的原因。第二节主要梳理了他在不同时期对文学与文化创造关系的认识。最后一节,完整阐释了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对学术和政治两者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最后一部分,也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总体上阐述了常燕生文化思想发展的脉络,并纠正了对他思想演变的一些误解,概括了不同时期文化思想的特征。
【关键词】:常燕生 文化有机论 文化再造 国家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09;K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常燕生生平概述8-10
- 二、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中西文化观14-39
- 第一节 孔教问题的讨论14-19
- 第二节 “古今”还是“中西”之别:两种文化的比较19-26
- 第三节 文化出路的探寻:文化的综合创造26-32
- 第四节 政学之间的转变32-39
- 第二章 由“个”到“群”的转化:国家本位的文化观39-56
- 第一节 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39-44
- 第二节 由外到内:民族精力和文化创造44-50
- 第三节 “现代化”讨论和文化模式的选择50-56
- 第三章 文化的有机发展56-79
- 第一节 文化有机论的形成56-60
- 第二节 文化有机论内容探析60-66
- 第三节 有机框架下的文化分期和预期66-73
- 第四节 文化有机论的意义和困境73-79
- 第四章 文化再造下的诉求79-94
- 第一节 文化再造下的道德诉求79-82
- 第二节 文学创作和文化塑造82-88
- 第三节 最后的觉悟——政学分离的归趋88-94
- 结论94-96
- 参考文献96-100
- 致谢100-102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可国;试论中国新文化的建构方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魏晓东;;爱国文人常燕生[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崇安;;爱国诗人常燕生[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栋;;晋商后裔常燕生五四前后的文学活动评述[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崔永东;六十年代台湾中西文化论战述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Z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晓军;常燕生文化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曼;1935-1938年中国青年党的政治主张[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4110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