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工作年龄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理性工作年龄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老龄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浪潮,由此造成了多种社会问题,尤其是越来越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已经引发了危机,调整退休年龄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应对之策。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但中国当前的退休制度基本上还依然沿用了建国初期的规定,对此问题学术界和民间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也存在着激励的争论,退休年龄的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学术界的敏感和热点问题。 本文从工作年龄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以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视角来研究影响人们做出工作或退休选择的因素。在微观层面主要是以个体为分析对象,运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闲暇模型分析保留工资、市场工资及个人劳动偏好等因素在个体工作或退休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在宏观层面则是以整个社会为分析对象,具体分析人均预期寿命、人口结构及人力资本状况等因素,进而将影响个体决策的微观因素和影响整个社会的宏观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如何使个休的决策符合整个社会的期望,及使个体的效用最大化与社会的效用最大化相一致,以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机制充当两者之间的引导调节工具,通过对养老保险制度激励机制的构建,人为地影响个体的决策向社会合益的方向靠拢。在这样的分析基础之上,给出了未来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建议,应按照“女先男后、小步渐进、男女同龄”的原则,并遵循分步实施,渐进推进的的路径。
【关键词】:工作年龄 养老保险制度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论8-20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11
- 1.1.1 研究的背景8-10
- 1.1.2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3 概念界定12-13
- 1.3.1 退休年龄12
- 1.3.2 工作年龄12-13
- 1.4 文献综述13-18
- 1.4.1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13-14
- 1.4.2 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14-16
- 1.4.3 支持维持现行退休年龄的观点16-17
- 1.4.4 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17
- 1.4.5 简要评述17-18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18-20
- 1.5.1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18
- 1.5.2 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影响工作年龄选择的因素研究20-31
- 2.1 理想模式下影响工作年龄选择因素的分析20-24
- 2.1.1 静态模型下个人工作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20-23
- 2.1.2 整个生命周期中个人工作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23-24
- 2.2 现实状况下影响工作年龄选择因素的分析24-29
- 2.2.1 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24-26
- 2.2.2 人口结构的影响26-28
- 2.2.3 人力资本的影响28-29
- 2.3 小结29-31
- 第三章 目前中国工作年龄延长的合理性研究31-44
- 3.1 退休年龄政策的现状及分析31-36
- 3.1.1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31-32
- 3.1.2 改革开放后至今32-33
- 3.1.3 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33-36
- 3.2 延长工作年龄的现实动因36-41
- 3.2.1 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36-37
- 3.2.2 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37-39
- 3.2.3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39-41
- 3.2.4 养老保险费率过高,企业成本加大41
- 3.3 延长工作年龄可能面临的问题分析41-44
- 3.3.1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42
- 3.3.2 对年轻人就业机会的挤压42-44
- 第四章 养老保险制度对工作年龄选择的影响分析44-50
- 4.1 养老保险制度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44-46
- 4.2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激励机制的评述46-50
- 4.2.1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关于退休待遇的具体规定46-47
- 4.2.2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效应分析47-50
- 第五章 中国未来退休年龄政策选择的建议50-57
- 5.1 退休年龄政策设计的原则50-53
- 5.1.1 公平原则50-51
- 5.1.2 渐进原则51-52
- 5.1.3 慎重原则52
- 5.1.4 灵活原则52-53
- 5.2 制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建议53-54
- 5.2.1 加强宣传和引导53
- 5.2.2 细化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53-54
- 5.2.3 推动退休制度的立法工作54
- 5.3 调整退休年龄的路径选择54-57
- 5.3.1 严格执行现行退休政策,杜绝违规提前退休现象54-55
- 5.3.2 分步走战略,渐进推进策略55-57
- 第六章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3-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庆波;;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年05期
3 刘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两难困境和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4 贾会;;我国退休年龄政策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9年22期
5 李娟;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李红岚,武玉宁;提前退休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7 李珍;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评论;1997年01期
8 史柏年;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J];人口与经济;2001年02期
9 袁廿一;;延长退休年龄影响人力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年04期
10 姜向群,陈艳;对我国当前推迟退休年龄之说的质疑[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刚;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黄晓;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责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颖瑛;我国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邵国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性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朱楠;中国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姚白羽;企业职工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0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4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