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人际障碍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6:21
本文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人际障碍的个案研究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带来了较快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认识层次和思想也在不断地提升。自我意识的传播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和婚姻的质量。离婚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离婚的家庭中。从国内外众多研究中发现,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心理、行为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偏差认知和不当行为。从离异家庭子女人际障碍的现状和影响来看,人际障碍已经较为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对偏差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疏导和排解治疗,这些互动障碍将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由此他们更加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本研究着力从个案的微观角度出发,探究社会工作的个案介入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作用和绩效。在研究中以社会工作的角度为视角,发现离异家庭子女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互动中可能会存在认知偏差和不当行为并最终产生人际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家庭环境、个体人格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此次研究采用个案的工作方法对案主S进行介入性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帮助案主恢复了受损的社会功能。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入的访谈发现案主存在缺乏安全感、悲观的自我认同感、人际交往恐惧障碍以及学习困难等问题。利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其消极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在这过程中主要利用倾听和安抚等技巧帮助她宣泄掉心理垃圾。通过联合家庭治疗模式来协助案主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案主重新获得家庭的关爱。通过对案主的认知行为的修正和改变来帮助她克服人际障碍问题。在帮助案主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外在社会资源的搭建建立起了关于案主的较为和谐和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经过个案介入发现离异家庭子女产生人际障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支持系统出现问题。由此构建坚实的家庭支持系统、和谐的外围支持系统和不断提升的自身支持系统有利于离异家庭子女克服人际障碍问题。在个案介入的过程中发现人际障碍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迫切需要专业化服务的介入。而社会工作本身就具有这样的专业服务性,因此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能够有效的缓解离异家庭子女人际障碍问题。并且在实际介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成效,因而值得被提倡与推广。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 人际障碍 社会工作 个案介入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3.3 文献述评16-17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4.1 研究内容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19-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
- 2.1.1 离异家庭子女19
- 2.1.2 人际障碍19
- 2.2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19-20
- 2.2.1 人格发展理论19
- 2.2.2 沟通理论19-20
- 2.2.3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20
- 2.2.4 人际交往理论20
- 2.3 个案工作方法20-22
- 2.3.1 个案工作介入方法20
- 2.3.2 介入模式20-22
- 第三章 离异家庭子女人际障碍成因及影响22-26
- 3.1 现状及问题22
- 3.2 产生原因22-25
- 3.2.1 家庭环境22-23
- 3.2.2 个体人格23-24
- 3.2.3 社会环境24-25
- 3.3 不利影响25-26
- 第四章 离异家庭子女人际障碍的个案介入26-39
- 4.1 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子女的必要性及可能性26-27
- 4.2 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27-28
- 4.3 案例工作过程呈现与分析28-39
- 4.3.1 与案主 S 建立关系并收集资料28-30
- 4.3.2 案主 S 问题与资源预估30
- 4.3.3 制定服务计划30-31
- 4.3.4 落实和执行计划31-37
- 4.3.5 结案与评估37-39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39-42
- 5.1 研究结论39-40
- 5.1.1 构建坚实的家庭支持系统39
- 5.1.2 构建和谐的外围支持系统39
- 5.1.3 提升自身支持系统39-40
- 5.2 个案介入中的思考40-42
- 5.2.1 人际障碍的迫切需求40
- 5.2.2 专业服务介入的有效性40
- 5.2.3 介入的现实困境与不足40-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45
- 致谢45-46
- 作者简介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瑛;;离异家庭子女性格研究及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2 王明芝;;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维护[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3 杨海燕;;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8期
4 张晓玲;;矛盾与冲突 超越与升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研究及其教育对策[J];价值工程;2011年08期
5 贺琛;试论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3期
6 徐欣欣;;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罗金全;方W氁
本文编号:94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4047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