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传统村落地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传统村落地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徽省 传统村落 规模 布局形态 民居 选址
【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社会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历经数千年融合的体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农村聚落生产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对传统村落特色传承不断提出新要求。在农村聚落剧烈变动时期,传统村落作为农村聚落的特色群体亟待熟识自身以便在挑战中继承、发扬其特色与价值。本文对安徽传统村落选址、形态、规模与民居进行地理研究,以掌握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特色与规律。本文选取安徽省111个国家级别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村落谷歌卫星图像以及“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内村落相关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地图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以及田野调查方法,从选址、形态、规模以及民居四个方面对安徽省传统村落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地域分布上,安徽传统村落呈现南多北少不均匀现象,多集中于皖南与皖西南山地丘陵区。在时间分布上,安徽传统村落多始建于元代以前。(2)安徽省传统村落盛行“择地而居”,“择地”时主要遵循安全原则、风水、景观优美原则、交通便利原则。(3)根据村落的基本组织——住宅布局的几何形状,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形态分为块状、带状、阶梯状以及象形四类,每种类型例出数个典型村落形态分布图作为实证。(4)安徽省传统村落人地规模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传统村落多是人口数处于500-1999区段的中型村落,传统村落占地面积一般低于500亩,用地规模皆较小。(5)依据地域以及建筑风格,安徽省传统村落民居可分为江淮民居与皖南民居两大类,江淮民居包括江淮院落民居、皖西民居以及皖西南民居,皖南民居包括徽派民居和土楼、石屋、吊栋阁等特色类型。总结归纳出每类民居的风格与特征,并列举具体村落作为实证。
【关键词】:安徽省 传统村落 规模 布局形态 民居 选址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8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研究综述11-17
- 1.3.1 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综述11-15
- 1.3.2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15-17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17
- 1.4.1 研究对象17
- 1.4.2 研究内容17
- 1.5 研究方法17-18
- 1.6 相关概念界定18-20
- 1.6.1 聚落18
- 1.6.2 村落18-19
- 1.6.3 传统村落19-20
- 第二章 安徽省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人文背景20-27
- 2.1 自然条件20-22
- 2.1.1 地形地貌20-21
- 2.1.2 气候21
- 2.1.3 水文21-22
- 2.2 历史沿革22-23
- 2.3 经济状况23-25
- 2.4 文化特色25-27
- 第三章 安徽省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27-31
- 3.1 安徽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批准情况27-28
- 3.2 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28-29
- 3.3 安徽省传统村落的时间分布29-31
- 第四章 安徽省传统村落的选址原则31-38
- 4.1 安全原则31-32
- 4.2 风水原则32-34
- 4.3 景观优美原则34-36
- 4.4 交通便利原则36-37
- 4.5 小结37-38
- 第五章 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38-57
- 5.1 块状村落39-43
- 5.2 带状村落43-48
- 5.3 阶梯状村落48-51
- 5.4 象形村落51-54
- 5.5 小结54-57
- 第六章 安徽省传统村落的人地规模57-67
- 6.1 安徽省传统村落规模相关数据57-59
- 6.2 传统村落的人口规模59-61
- 6.3 传统村落的用地规模61-63
- 6.4 村落规模与地形的关系63-67
- 6.4.1 村落人口规模与地形的关系63-65
- 6.4.2 村落用地规模与地形的关系65-67
- 第七章 安徽省传统村落民居的地域类型67-84
- 7.1 江淮民居68-75
- 7.1.1 江淮院落民居68-69
- 7.1.2 皖西民居69-72
- 7.1.3 皖西南民居72-75
- 7.2 皖南民居75-82
- 7.2.1 徽派民居75-79
- 7.2.2 其他79-82
- 7.3 小结82-84
- 第八章 结语84-86
- 参考文献86-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89-90
- 致谢90-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华;;潜心学术无旁鹜 独辟蹊径有华章——读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周国全;;基于安保需要的城市地理研究必要性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徐健;基于网络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与评价[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张杏梅;基于课改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原则[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周宜君;;长江三峡人文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梅新林;;世纪之交文学地理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薛梅;;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地理教育;2003年03期
8 杨蕤;西夏地理研究述评[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晏昌贵;《楚“东国”地理研究》评介[J];江汉论坛;1993年10期
10 ;学术价值厚重的《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文新;;国内外互联网络地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周宜君;;长江三峡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3 李小建;;农户地理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巍;刘卫东;;金融地理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朱z,
本文编号:959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5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