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结构维度、相互影响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05 17:2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6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并将其列于“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的第一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征维度研究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一方面可以为其选拔、评价、培养等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加强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人才开发与培养过程中发挥实际的导向作用,具有现时评价和未来导向的双重作用。创新型科技人才目前是一个分歧较多的概念,本研究将其定义为:从事自然科学领域工作,以研究、开发未曾出现过的理论、技术、产品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已取得或有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较高层次劳动者。在以上定义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兼顾科研原始创新、基础创新与市场应用要求,兼顾能力、素质提升与绩效表现,选取包括自身素质、科技创新行为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特征维度,构建特征维度概念模型,编制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维度要素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首先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SPSS16.0)和验证性因子分析(LISREL)对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索与分析,充分验证问卷即构思特征维度的信效度,接着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与...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结构维度、相互影响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


素质层面特征预构思CFA路径图4.1中的各因素载荷值为标准化因素载荷值,t检验值皆通过,各因素载荷有意义

载荷值,探索性因子分析,层面特征,素质


是非常好的状况;但若小于 0.32,是非常不理想的状况,通常这类题目虽然是形成某个因素的原因,但是贡献非常小,可以考虑删除,以提高整个因素的一致性。此外,社会科学研究者所编制的量表由于测量本质特性(态度测量范围广不易聚焦、构念不易界定)、外在干扰与测量误差影响等原因,因素载荷都不会太高,在因素载荷大于 0.55 时即可宣称良好。图 1 中数据显示大多数三级维度对相应二级维度的载荷都较为良好,素质层特征维度原构思模型较有效地从创新思维、主动追求、创新人格、知识基础 4 个维度度量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按照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的 CFA 分析路径如图 4.2 所示:

路径图,探索性因子分析,载荷值,维度


图 4. 3 行为层面特征维度依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调整后 CFA 分析路径图 4.3 中的各因素载荷值为标准化因素载荷值,t 检验值皆通过,各因素载荷有意义。图中数据显示行为层面所有三级维度对相应二级维度的载荷都达到良好,行为层特征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调整后的模型有效地从团队合作、交流与培养、研究计划、提出新观点、注重成果转化与应用 5 个维度度量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行为。该模型 6 个拟合指数如表 4.10 所示:表 4. 10 行为层特征模型拟合指数X2Df X2/df RMSEA NNFI CFI行为特征维度模型 46.98 34 1.38 0.043 0.97 0.98如表 4.10 数据所示,模型 X2/df 值为 1.38,小于 2;RMSEA 为 0.043,小于 0.05,且其 90%置信区间为(0.0 ,0.071),包含 0.05;NNFI 数值和 CFI 数值皆大于 0.95。模型整体拟合程度非常好,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调整后的模型适切性得到验证,调整后的行为特征维度准确把握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结构与组成。4.2.3 创新成果特征维度分析一、创新成果特征探索性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 吴江.  中国行政管理. 2011(03)
[2]青年科技人才“奉献投入-心理资本-绩效产出”预测模型研究——基于BG企业青年科技人才素质评价实证分析[J]. 郑林科,梁国林,杨玉民.  心理研究. 2011(01)
[3]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素质评价研究[J]. 孙芬,曹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10(12)
[4]基于3Q的四维度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J]. 王养成,赵飞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8)
[5]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对87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调查[J]. 廖志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7)
[6]诱引与科技人才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工作嵌入为中介变量[J]. 王端旭,单建伟.  科学学研究. 2010(08)
[7]科技人才创新行为评价体系设计研究[J]. 张相林.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7)
[8]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涵义及特征分析[J]. 刘洪德,王路璐.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1)
[9]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韩利红,李荣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10]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 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1)

博士论文
[1]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 刘保民.天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DEA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投入产出评价研究[D]. 张常玉.山东经济学院 2011
[2]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D]. 王路璐.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3]基于工作投入的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 官媛媛.武汉科技大学 2010
[4]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薛乐.浙江大学 2010
[5]应用型科研院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活力和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及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 鞠铭.复旦大学 2009
[6]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 赵宏远.安徽大学 2007
[7]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 杨义清.天津商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899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99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