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6:12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党要起到带头作用。改革开放是我党近代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施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是两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可以将其理解为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党带领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习总书记重点提出,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也许是封闭的,是不够开放的,但我们不能否定其历史价值,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各方面实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富裕了,同时又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一系列贡献。习总书记的这些言论,代表我们党对该历史问题的明确认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和人民处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国家制度和建设总体方针落实,即实现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巩固了以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发展思维。这次会议指出,当前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彻底落实改革开放,这次任务和目标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瞻远瞩的眼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人抓住时代机遇,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政治上迈出了伟大的一步,坚持实施并推进改革开放。这次会议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的提出做了充分的准备。以江泽民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层,将全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环境下始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不断结合实践经验和时代背景对党的政策方针进行调整,对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内容进行了阐述,确定目前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经济和分配制度,为改革开放的实施确定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充分发挥党的向心力作用,将全国人民团结成一个大家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紧守以人为本的底线,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愿景。此时的改革开放已经收获了丰富的经济成果,为此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从总体上更加全面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了理论和政策的指导,重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推动社会公平性的提高,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至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的新阶段领导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释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新特点。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一个月之后在江苏调研是则将“三个全面”上升为“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四个全面”是对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治国思想的高度概括,不管是现在还是一定时期的将来,这“四个全面”为新时期党的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且清晰的指导,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但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两个时期在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区别,可是又有共同的特征,前三十年为后三十年奠定了很多基础,后三十年为前三十年总结了很多教训与经验,继承了很多优良传统,同时也纠正了很多的失误和不足,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两者的关系,不要否定不要割裂。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两个三十年 不否定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7;D61
【目录】:
  • 摘要9-11
  • 英文摘要11-14
  • 1 绪论14-20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1.1 研究目的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5-19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7-19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9-20
  • 1.3.1 研究内容19
  • 1.3.2 研究方法19-20
  • 2 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发展概述20-25
  • 2.1 前三十年的发展20-22
  • 2.1.1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20
  • 2.1.2 正确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失误20-22
  • 2.1.3 前三十年发展的概括总结22
  • 2.2 后三十年的发展22-25
  • 2.2.1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2
  • 2.2.2 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24
  • 2.2.3 后三十年发展的概括总结24-25
  • 3 前后两个三十年的重大区别25-31
  • 3.1 两个三十年的时代主题不同25-26
  • 3.1.1 战争与革命是前三十年的时代主题25
  • 3.1.2 和平与发展是后三十年的时代主题25-26
  • 3.2 两个三十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不同26-27
  • 3.2.1 主要矛盾认识不同26
  • 3.2.2 主要任务认识不同26-27
  • 3.3 两个三十年政治路线和经济制度不同27-28
  • 3.3.1 政治路线的变化演变27-28
  • 3.3.2 经济制度的变化演变28
  • 3.4 两个三十年发展的成效不同28-31
  • 3.4.1 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差距28-29
  • 3.4.2 文化教育发展程度有差距29
  • 3.4.3 对外开放发展状况有差距29-31
  • 4 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共同特征31-34
  • 4.1 都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31-32
  • 4.1.1 坚持实践标准31
  • 4.1.2 坚持理论创新31-32
  • 4.2 都坚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32-34
  • 4.2.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2
  • 4.2.2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32
  • 4.2.3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32-34
  • 5 前后两个三十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34-39
  • 5.1 前三十年的发展为后三十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34-35
  • 5.1.1 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34
  • 5.1.2 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34-35
  • 5.2 前三十年的发展为后三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多方基础35-36
  • 5.2.1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35
  • 5.2.2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制度基础35-36
  • 5.2.3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基础36
  • 5.3 前三十年的发展为后三十年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6-37
  • 5.3.1 必须抓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36-37
  • 5.3.2 必须从国情出发37
  • 5.3.3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7
  • 5.4 后三十年的发展是对前三十年发展的继承与纠正37-39
  • 5.4.1 后三十年的发展是对前三十年发展的继承37-38
  • 5.4.2 后三十年的发展是对前三十年发展的纠正38-39
  • 6 正确认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9-42
  • 6.1 正确认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是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珍惜39-40
  • 6.1.1 有利于正确评价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39
  • 6.1.2 有利于正确评价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39-40
  • 6.2 正确认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现实需要40
  • 6.2.1 有利于认清意识形态的形势40
  • 6.2.2 有利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攻击40
  • 6.3 正确认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国梦40-42
  • 6.3.1 有利于明确奋斗目标40-41
  • 6.3.2 有利于明确实现途径41-42
  • 7 结论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州书法五十年》作品选[J];书法之友;2000年09期

2 杨文武;颂歌建党八十年(七律)[J];工厂管理;2001年07期

3 陈辽;五十年文学争鸣不平常——读《文学争鸣档案》[J];文艺争鸣;2002年06期

4 沈维洲;入党五十年自勉[J];广西党史;2002年06期

5 ;各执一词[J];企业导报;2002年12期

6 高建邻;老林警退休不忘护林事[J];绿化与生活;2004年02期

7 ;成就与理想——写在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J];经济前沿;2004年09期

8 许冬于;;歌声永驻云岭[J];云岭歌声;2005年06期

9 桑吉扎西;;香港佛教十年回顾(1997-2007)[J];法音;2007年07期

10 伏来旺;;六十年辉煌[J];中国统一战线;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新;;改革开放三十年颂[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2 黄鼎成;;小重山·展智更高飞[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屈保善;;抚今追昔话沧桑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A];“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承德;;老年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后记[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6 李佐军;;三十年改革经验试总结[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查树林;;光辉的五十年 灿烂的新篇章[A];伟大的胜利,辉煌的成就——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论文集[C];1999年

8 余知鹏;;改革开放的方法策略与经验——三十年的成功之路[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波;;湖南会计发展三十年[A];湖南省社会科学学会2008年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孟学;;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核心价值——实力价值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续二十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陈雪峰 张大强 郑任宽 杨波;今朝更风流[N];人民公安报;2000年

3 陈雪峰 张大强 郑任宽 陈沙龙;花开内外香[N];人民公安报;2000年

4 陈雪峰 张大强 郑任宽 陈沙龙;殚思共斟酌[N];人民公安报;2000年

5 ;连续十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数字·十年[N];人民日报;2012年

7 ;图说十年[N];中国能源报;2012年

8 ;图说十年[N];中国能源报;2012年

9 ;图说十年[N];中国能源报;2012年

10 记者 张磊;我州2010年度“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工作通过省验收[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东日;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84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