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国民政府1933年关税税率问题:税率公布之前的双方动向
本文关键词: 中日关税协定 关税 宋子文 国民政府 日本 中日关系 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33年5月,中国国民政府基于完全的关税自主权,公布了一份新的关税税率。这份新税率的公布,各国其实早已预见,并且在公布之前,即向中方多加探询。然而,由于新税率远比以往为高,因而引起了日本等国的不满。尤其是日本方面的反应,可说是最为激烈。对于这份新税率,日本方面声称其为"排日税率",并且在往后的几年当中,不断地要求国民政府修正。但是,若就中方相关档案进行检讨,则可发现日方的指控难以成立。事实上,财政部制订此一税率,其主要目的实为确保收入。由于此一目的与保护国内产业以及各国对华贸易的利益发生冲突,因此财政部在制订新税率的过程当中,采取了彻底保密的做法,甚至还误导了各方的观测。这样的情况,使得日方虽然在新税率公布之前,曾和中方有所接触,但终究难以掌握新税率的走向,外务省甚至还曾一度抱持着乐观的看法。这种认识上的深刻鸿沟,终使得中日双方在新税率公布之后,进行了长期性的交涉。
[Abstract]:In May 1933,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China announced a new tariff rate based on full tariff autonomy.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new tariff rate was actually foreseen by all countries, and more inquiries were made with the Chinese side before it was announced. However, Because the new tax rate is far higher than ever before, it has aroused dissatisfaction from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In particular, the reaction from Japan can be said to be the fiercest. Regarding the new tax rate, Japan claims that it is a "Japanese tax rate" and in the years to come,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s been repeatedly asked to amend. However, if we review the relevant Chinese files, we will find that the Japanese allegations are difficult to establish. In fact,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has set this tax rate. Its main purpose is to ensure revenue. As this purpose conflicts with the protection of domestic industries and the interests of trade with China,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the new tax rate, has adopted a completely confidential approach. It even misled the observation of all parties. Such a situation made it difficult for Japan to grasp the direction of the new tax rate, although it had contacted the Chinese side before the new tax rate was announced. At one time,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even held an optimistic view. This deep gap in cognition led to long-term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fter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new tax rat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313;K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陵合;;民国时期安徽裕繁公司与日本的债务纠纷[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2 庄安正;马强;;“土产土销”营销方针与南通大生纱厂的衰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于新娟;;甲午战前五十年中国棉织品进口贸易的整体态势[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4 彭红英;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李海英;;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经济动因[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6 徐澜超;;浅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棉花生产的影响因素[J];才智;2009年35期
7 刘明强;;19世纪后期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8 祝慈寿;怎样认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生、发展和演变[J];财经研究;1985年01期
9 任贤兵;;论近代湖北纺织四局的经费筹措与管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宋燕;日俄战后至“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及后果[J];东北亚论坛;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守鹏;;论职业教育思潮兴起的历史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王敦琴;;张謇成败辩证观[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马鸿谟;;近代中国城乡经济改组初探[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4 铃木智夫;池步洲;丁日初;;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设过程[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5 蒂姆·赖特;慈鸿飞;;应付世界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同中国工商业的关系(1932~1936)[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6 徐元基;;试论华盛纺织总厂[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7 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纺织业与机器大工业相互关系的分析[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8 马俊亚;;近代江南地区大资本之间关系辨析[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9 黄汉民;;长江口岸通商与沿江城市工业的发展[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10 彭南生;;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经济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瑞卿;略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张用建;艰难的变迁:抗战前十年中国西部工业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10 王佩良;江苏辛亥革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植棉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2 彭勃;从“月份牌”广告看民国女性服饰审美意象的构建[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程淑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植棉业[D];郑州大学;2002年
4 光梅红;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村手工业[D];河北大学;2003年
5 杨宇辰;二十世纪前期买办经济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莉莉;近代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贸易研究(187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玉芹;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状况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莉娜;英国对广州政府的政策演变与对华新政策的出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10 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方剑;刺杀宋子文的幕后秘闻[J];文史春秋;1995年01期
2 冯世勇;;暗杀宋子文内幕[J];龙门阵;2011年03期
3 青萍;;黄金风潮葬送宋子文[J];晚报文萃;2009年11期
4 冯世勇;;宋子文上海遇刺[J];文史天地;2010年02期
5 卫金桂;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为何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J];民国春秋;1997年02期
6 张赛群 ,汤兆云;宋庆龄与宋子文的政治离合[J];文史精华;2002年12期
7 建林;蒋宋家族的恩怨情仇[J];档案天地;2004年04期
8 槐茗;;蒋介石和宋子文恩义决绝[J];椰城;2006年10期
9 东方明;;宋子文上海遇刺记[J];人民公安;2007年03期
10 刘晓宁;;抗战时期中国与苏联签订的两个条约[J];档案与建设;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静涛;;台湾光复与国民政府恢复行使主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2 张建军;;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胡博;;略述国民革命军陆军师之变革[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4 蒋清宏;;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5 祝正顶;;浅谈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6 左双文;朱怀远;;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袁成毅;;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玉河;;日本的消防机构与消防工作——赴日消防研修的见闻与启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王华;杨悦;;日本健康损害救济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10 李国平;糜林;吉沐祥;李金凤;霍恒志;陈雪平;潘跃平;;日本促成栽培草莓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向[A];草莓研究进展(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克官;应全方位抢救近现代文物[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朱强;宋子文晚年的退隐生活[N];南方周末;2008年
3 记者 彭德倩;新一批“宋氏密档”揭秘[N];解放日报;2010年
4 孙武;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始末[N];西部时报;2009年
5 金熙德;日本迫不及待要圆“大国梦”[N];北京日报;2005年
6 汤朝明;日本专家细数中日造船差距[N];中国船舶报;2004年
7 楼文;日本高龄住宅的特色[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8 平荣;面对性侵害日本女学生不再沉默[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鸿宾;海尔空调出口日本[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10 ;最大优势是中国客户的信赖[N];中国化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雷鸣;日本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兵;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与深层文化中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节艳丽;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清华大学;2004年
8 宿久高;中日新感觉派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伟东;日本中小企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安洋;日本特殊法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怀远;民众、国民政府与战后对日处置问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戎向东;国民政府考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鹏旭;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惩戒实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08年
4 程道年;国民政府司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乔丽;江浙企业家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49)[D];西南大学;2008年
6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7 郭懿;《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8 崔瑞涛;浅析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文秀;论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与产生[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朱海燕;日英同盟在日本侵华史上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8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0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