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国王的军事权力及其演变
本文选题:高句丽 切入点:国王 出处:《北方文物》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军事权是高句丽国王赖以维护统治的重要保障。一个国王权威的建立,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高句丽国王掌握的军事权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王是王国军事领导权与指挥权的执掌者,但因高句丽五部有着独立的统兵权,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又受制于五部,也曾随着高句丽步入盛世,军事权达到高度集中,但军事权力最终被大对卢和莫离支攫取,导致大权旁落,国王成为傀儡。
[Abstract]:Military power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King Koguryo to maintain his rule. The military power held by King Koguryo took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king was the leader of the military leadership and command of the kingdom, but because Koguryo had independent unified military power, Even have their own army, but also subject to five, also along with Koguryo into the prosperous era, military power reached a high concentration, but the military power was finally seized by Lu and Mo Li, leading to the fall of power, the king became a puppet.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高句丽研究中心;
【分类号】:E312;K312.3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一虹;;6、7世纪梲棬部族与高句丽关系考述[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金锦子;;试论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新罗与百济的同盟关系[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3 金锦子;;试论百济与北魏的关系——以百济的上表文为中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宗勋;张暾;;7世纪前期的东北亚政治关系与白江之战[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段立生;;泰国山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及评估[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孙广勇;;蒙固王和朱拉隆功国王改革时期华人在经济方面的作用[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朴天申;;八至九世纪东亚交易航线考察[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刘子敏;;金富轼在古代中韩关系中的重要地位[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拜根兴;;《三国遗事》所见罗唐关系关联内容的新考察[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10 张荣芳;;唐代史书对百济的记载与认识[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忠良;国王时代的飘零追忆[N];中国档案报;2003年
2 ;荷兰历史[N];国际商报;2000年
3 邹惠艳 傅光明;英国议会是怎样取得财政控制权的[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中西封建税制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5 周宁;来自中国的“马可波罗”[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六千年文明会否毁于战火?[N];文汇报;2003年
7 胡忠良;行会的力量[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王渝生;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王晓天 赵法新;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点加洛林帝国[N];天津日报;2004年
10 王尔山;多佛城堡:聆听海风和历史的声音[N];南方周末;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锦子;五至七世纪中叶朝鲜半岛三国纷争与东北亚政局[D];延边大学;2007年
2 房奕;东亚国际秩序瓦解过程中的中古各国关系[D];复旦大学;2007年
3 范鸿达;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国伊朗关系研究(1941—1979)[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云;韩国风流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冀开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7 国洪更;土地私有化与亚述帝国晚期的危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英淑;高句丽迁都平壤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2 朱广花;斗争与妥协——十七世纪英国宪政冲突解决模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燕;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的自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秀芹;英国中世纪赋税形态与封君封臣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婷;流入日本的百济、高句丽遗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丽;英国中古财政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山玉;试论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关系[D];延边大学;2006年
8 于春英;百济与南北朝朝贡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相海;论花郎道的演变及其特征[D];延边大学;2006年
10 刘丹;试论韩国在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3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7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