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的历史与现实探析
本文选题:三八线 切入点:分割方案 出处:《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三八线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于现在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于三八线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于三八线的产生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结束分裂,消除三八线的一些见解。
[Abstract]:From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the 38th Line,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its own views on the current split situa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t the same time, the essential causes of the 38th Line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38th line,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on ending the division and eliminating the 38th lin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霞;论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演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周宣勤;;见证朝鲜三八线停战[J];新闻导刊;2009年05期
3 周海滨;;三八线之旅[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39期
4 李卓;原野;;论朝鲜战争中美国决策的特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0期
5 张同虎;;朝鲜战争中北纬38度线不可越之原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郭德君;;关于朝鲜战争中几个问题的澄清[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6期
7 蔡建;;朝鲜战争对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影响[J];韩国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8 ;鏖战板门店:意志和精神的较量[J];世界知识;2009年20期
9 郭德君;;关于朝鲜战争中几个问题的澄清[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东炎;;朝鲜战争:中国为什么要参战[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继民;岳刚礼;;对美国朝鲜战争战略决策的再认识[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2 吴立辉;马君磊;;朝鲜战争对美国军事发展的影响[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马君磊;董天峰;;对美军朝鲜战争作战思想的一点研究[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4 杨凤安;王天成;;彭德怀驾驭朝鲜战争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A];功昭千秋的彭大将军——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C];1998年
5 王宜胜;;朝鲜战争中的冲突管理问题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6 齐德学;郭志刚;;抗美援朝战争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国良;;从朝鲜战争看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8 赵彦亮;王云宪;;朝鲜战争中美国战略判断和决策失误探析[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9 李久林;;毛泽东与抗美援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辅政;;朝鲜战争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影响[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士法 赵瑞琦;朝鲜战争与中国[N];河北日报;2000年
2 张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朝鲜战争背后的美苏推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申春;李庄:我国第一个参加朝鲜战争的记者[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田薇;朝鲜战争:为何被美国遗忘[N];法制日报;2003年
5 单泽润;李前宽“打响”《朝鲜战争》[N];人民政协报;2000年
6 邓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朝鲜战争:美国冷战战略得以实现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朱军;朝鲜战争研究的新起点[N];学习时报;2004年
8 郭莹;中国将军眼中的朝鲜战争[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9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薛福康;三位美国老兵谈朝鲜战争[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李敦球;韩国现代学者看朝鲜战争[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民旺;选择战争:基于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D];外交学院;2008年
2 陈宗权;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岳小颖;从“保障安全”到“提升地位”:对二战后澳大利亚追随美国的政策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陈波;李承晚政权与美韩同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8 金朝晖;中国政府解决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D];浙江大学;2006年
9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佩佩;三八线的历史与现实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韩晶;英国和朝鲜战争[D];山西大学;2008年
3 徐合江;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公擎;苏联与朝鲜战争[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仇世林;麦克阿瑟与美国政府关于朝鲜战争的战略分歧[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乔向阳;朝鲜战争的起源和进程及战后影响的景观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孟丽华;论朝战期间麦克阿瑟同美国政府之间在战略方针上的歧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新昌;战争与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朴美兰;冷战时代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的影响——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七·四声明对东北亚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4年
10 蒋洪勇;战俘问题与朝鲜停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4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8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