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日本近世古学派的“四书观”——以伊藤仁斋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4-04 03:55

  本文选题:古学派 切入点:理学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12期


【摘要】:日本近世江户时代的古学派,以"反宋学"而著称于世。在批判宋学的过程中,他们对宋学的结晶"四书"皆有过新诠及不同程度的解构,形成别具特色的古学"四书"认识。重要的是,这一新认识中还凸显出实务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倾向,它开启了日本在"前近代"摆脱中国"中心化"和"经典化"的开端。其中,伊藤仁斋的"四书"新诠与解构最具代表意义。
[Abstract]:The ancient school of modern Japanese Edo was famous for its anti-Song school.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zing the Song School, they all had a new interpreta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Books of Song School, forming a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Books of Ancient Studies.Importantly, this new understanding also highlights the tendency of pragmatism and nationalism, whic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Japan's escape from China's "centralization" and "classicalization" in the "pre-modern" era.Among them, Ito Renzhai's "four Books" new interpreta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93) 东北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2QN009)
【分类号】:B222;K31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灏智;;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形成脉络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天舒;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韩东育;;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J];古代文明;2009年03期

3 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u&平;;《近代日本社会和宋学》简评[J];日本研究;1990年02期

2 李未醉;许正昊;;朱熹哲学思想对越南社会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郭雪咏;;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与武士道[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2期

4 左学德;王晓燕;;日本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与商品经济[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5 孟晓旭;;江户时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以“漂流事件”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1期

6 佚名;;日本混浴的历史与复兴[J];人民文摘;2010年04期

7 牛建强;;江户时代中国文化对日本之影响——侧重于江户前中期狭义的文化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蔺静;;日本“锁国”的实质和“锁国”时期的中日交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孟晓旭;;中国漂流民与江户时代日中关系[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8期

10 李晓燕;;日本锁国新论[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孔炽;;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汤重南;;有史为证: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是庞杂的精神糟粕[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井上亘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日语系外籍专家;日本:国家·宗教·民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晓平;“汉意”与“和魂”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刘亚丁;俄罗斯的两次儒学译介[N];人民日报;2007年

4 赵坚;谁是日本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顾钧;近代日本学术思想的变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记者 任珊珊;日本长崎有座“广州寺”[N];广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灏智;儒学经典结构的形成及其在近世日本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玲莉;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孙文;《华夷变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5 本桥京子;武家社会与日本养神之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吴莹;日本近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明;江户时代的朝幕关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秦贝贝;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留守居制与参勤交代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郎启飞;江户时代的经济遗产与日本经济近代化[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超;江户时代的平民教育——寺子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曾文华;江户时代的日本忠孝思想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08年

6 曾文;江户时代武士的进谏与尽忠[D];中山大学;2010年

7 何睦;从儒学在日本的演变看日本文化的实用主义性格[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杨洋;日本近世商人的商业活动及其历史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明珠;江户时代年贡米的商品化及其后果[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莎;参勤交代与藩财政——从经济控制到政治统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8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08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