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侵华欧洲军队陆海战术研究
本文选题:陆战时的方阵战术 切入点:陆战时的线行战术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在中世纪晚期,欧洲“步兵方阵”在战场上的地位凸显;至17-18世纪末期燧发枪流行后,“线行战术”普及;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纵队战术”出现。至19世纪60年代,“散兵线战术”问世。至于海战,从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期,“线式作战”成为敌对国舰队之间的标准战术;从18世纪末期以来,又渐过渡至“机动战术”。至19世纪60年代,“纵队战术”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海战战法。在两次鸦片战争,侵略军在中国陆战中常用“纵队战术”,在海战中主要使用“线式战术”,攻击清朝陆海部队。由此看出:武器是战术的基础,战术的发展须以武器技术与性能的提高适时而动。近代以来欧洲军队陆海战术的演变,反映了其作战方法取决于武器性能和人员素质这一客观规律;其演变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其境内攻防技术的程序和战争的节奏、规模和管理模式;时至19世纪中叶,其先进的陆海战术无疑对侵华战争起了推动作用。
[Abstract]:In the late Middle Ages in Europe, highlighting the "infantry phalanx in battle position; to the end of the 17-18 century flintlock popular," line tactics "popularization; at the end of eighteenth Century to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column tactics ". Until 1860s," skirmisher tactics ". As for the advent of naval battle,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fifteenth Century to eighteenth Century at the end of the" battle lines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tactical fleet from the enemy country; since the end of eighteenth Century,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 to the" tactical ". Until 1860s," column tactics "has become the most advanced naval tactics. During the two Opium War, the invading army in China marine used in" column tactics ", the main the use of" line tactics "in the battle, the Qing Dynasty armed forces. The attack weap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actics, tactic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ust b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apon in modern times in Europe timely and moving. The evolution of sea team tactics, reflects its operational method depends on the objective law of weapons performance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its evolu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technology, changed its territory defense technology program and the rhythm of war, scale and management mode; to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advanced land tactics undoubtedly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宝印;王本年;孙治国;;“海水西调”是陆海统筹、根治我国沙漠化、沙尘暴的一个重大战略工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徐质斌;;陆海统筹、陆海一体化:经济解释及实施重点[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殷克东;王自强;王法良;;我国陆海经济关联效应测算研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申立;;陆海统筹下中国沿海城市规划变革与治理创新[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张序三;陈右铭;张宝印;;贯彻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实施陆海统筹推进中部地区全面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中非 记者 狄婕;中日韩俄正式启动陆海联运合作[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陈洋;把更多货物引导到陆海联运大通道上来[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陆海统筹 先行先试[N];南通日报;2013年
4 记者 徐亚华 管颢生;探索陆海统筹融合发展新路[N];南通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玮丽;积极建言献策推进陆海统筹[N];南通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汤晓峰;推进陆海统筹 建设海洋强市[N];南通日报;2014年
7 裴廷安;陆海村办晚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N];大连日报;2008年
8 田涛 孟祥宇 本报记者 何奇;陆海村大连农村改革的精彩见证[N];大连日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朱耀华 记者 叶文建;陆海致力废弃物再利用[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记者 张江舣 张召学 陈晓光;中日韩俄将全面开展陆海联运合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康敏捷;环渤海氮污染的陆海统筹管理分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四种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设施与工艺的试验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蔡文华;陆海统筹下的“一带一路”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杨羽,
本文编号:1728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2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