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移民新疆与沙俄移民哈萨克草原的比较
本文选题:清朝政府 + 沙俄 ; 参考:《满族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在历史上清朝政府和沙俄为了各自的目的都对自己统治下的边疆地区进行移民。清朝政府在新疆的移民屯垦政策是中国中央政府上千年边疆政策的延续和扩展;沙俄的移民却是具有殖民色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由于移民的目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双方移民的政策、性质、结果也不尽相同。
[Abstract]:In history, both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Russia emigrated to their own frontier areas for their own purposes. The Qing government's immigration and reclamation policy in Xinjiang was a continu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cy on frontier area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le the migration of Russia was a colonial invasion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Because the purpose of immigration is different, this determines the policy, nature and result of immigration.
【作者单位】: 新疆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新疆教育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K249;K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春苓;评19世纪俄国中亚政策[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亚兵;;跨境民族视野下的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2 古力孜拉·克孜尔别克;胡阿提·克孜尔别克;;清朝前期治理新疆重心北移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许启红;;浩罕汗国建立时间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淑云;沙俄侵略中亚的地缘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4期
5 张安;;中国与阿富汗关系史研究述略[J];高校社科动态;2012年03期
6 蓝琪;;论沙俄保护下的布哈拉汗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丹;;论沙俄保护下的希瓦汗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聪延;;19世纪中亚起义特征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10期
9 蓝琪;;论16至17世纪中亚国家与俄国关系的实质[J];世界历史;2008年01期
10 古力孜拉·克孜尔别克;王恩春;;清代新疆移民屯垦政策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来仪;;扎吉德:俄国穆斯林民族的教育改革[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乌小花;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敏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6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谭德峰;俄罗斯独联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孟君;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民族政策[D];吉林大学;2009年
9 焦一强;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解志伟;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山;面向哈萨克斯坦的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佳颖;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西北边疆安全问题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汪博;新疆反恐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义;冷战后中美俄三国的中亚地缘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静峰;哈萨克斯坦民族关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王欣;论外交在中国能源合作中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曼;试析1930年代的“新疆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匡荣韬;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于宝龙;中亚地区多边合作组织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10 刘少虎;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瑛;清末奉天省的八旗农业讲习所和满蒙文讲习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2 林世慧;梁志忠;;近代东北边疆的危机与清末的移民实边思想[J];黑河学刊;1987年Z1期
3 杨娟;周智健;;试论中国近代西北移民及其作用[J];沧桑;2008年02期
4 金朝力;;清末“移民实边”政策对蒙古社会经济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高强;;清末黑龙江沿边地带移民实边述评[J];兰台世界;2008年03期
7 袁怡;;“新秦”与“新秦中”名称形成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刘治立;;古代庆阳的移民述论[J];陇东学院(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高强;;清末吉林沿边地带移民实边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杨作山;;唐朝前期移民河西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右铭;;清朝政府对蒙古的宗教政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2 李安山;;清朝政府对非洲华侨政策探析[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3 周喜峰;;试论清政府早期对黑龙江各民族的行政管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蔡志纯;;清代蒙古封建人身隶属制度初探[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5 小野信尔;卞崇道;;《民吁报》的斗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6 徐晓光;;清朝政府对苗族立法与苗疆习惯法的准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郭志奇;;解读沙俄对大连殖民时期的港城规划(1898-1904)[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贾熟村;龙盛运;;袁甲三与临淮军[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9 何玉畴;;立宪派与粤汉路权的收回自办斗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10 陈新生;;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省眉山思蒙高中 何清尧;沙俄、苏联、俄罗斯[N];学知报;2010年
2 常润华;圆明园——清朝政府的“心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段金生;“新疆富力,必埒全国”[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王军;反对沙俄扩界 和征地的斗争[N];大连日报;2010年
5 撰稿 王学毅 孔晶 刘连岗;解码档案里的历史[N];大连日报;2010年
6 李若彬 伊犁州政协;伊犁九城的兴衰[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0年
7 来新夏;历史的沉重[N];光明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孟汤 实习生 张健;科举废止前后[N];南方周末;2005年
9 刘宗志;清朝政府参与慈善的利与弊[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李凤桐;清代在避暑山庄外建寺庙的原因[N];承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冉冉;1651-1849年清朝政府对澳门的管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4 许光县;清代物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献军;西藏政教合一制研究[D];南京大学;1997年
6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7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邱登茂;台湾中医发展过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夏岚;论沙俄全面占领中国东北后的中俄交涉(1901-1903)[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晋坤;1861-1905年沙俄对朝鲜半岛的争夺[D];山西大学;2013年
3 熊_g;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侵藏策略剖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洋;近代沙俄政府对犹教育政策的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5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李文平;从《中俄伊塔通商章程》看清代外交[D];新疆大学;2013年
7 宫大伟;论清朝的荒政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8 樊磊;民国时期政府移民政策述略[D];吉林大学;2007年
9 白燕;元明清三朝的藏传佛教政策及其延续性[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10 杨申扎布;徐世昌的边政思想与治边措施[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2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2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