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圣贝尔纳的爱情观与世界观
本文选题:修道传统 + 明谷的贝尔纳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修道传统遭受过一系列的批评。中文对修道精神(asceticism)一语的翻译为"禁欲主义",凸现了现代文化对它的误解和贬斥。中世纪的修道传统饱含着对人和世界的热爱,修道人士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尽管有着灵修化的色彩,但是他们对尘世的感情并非没有见解,这些见解往往能够超越封建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约束。对贝尔纳以及他的同时代人来说,不仅人与神之间的爱,必须借助人与人之间的爱情话语来表达,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必须依赖人与神的爱来升华和强化,方能够变成无私的、能够突破种种社会偏见和成见障碍的大爱。因为如此,中世纪修道院的爱情文学往往具备现代人道主义的色彩,与托马斯·默顿和让·勒克莱尔的境界息息相通。
[Abstract]:Since the Enlightenment, the Western tradition of religious practice has been criticized by a series of critic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ascetics" into "asceticism" highlights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derogation of modern culture. The tradition of the Middle Ages was full of love for man and the world. Although the views of practitioners on love and marriage were spiritual, their feelings for the world were not without their opinions. These views often transcend the constraints of feud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For Bernard and his contemporaries, not only must the love between man and God be expressed by the word of love among men, but the love between men must also be sublimated and strengthened by the love of man and God. Fang can become selfless, can break through all kinds of social prejudice and prejudice barriers to love. Because of this, love literature in medieval monasteries often has a modern humanitarianism, closely linked to Thomas Merton and Jean Leclai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C913.1;K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青;;日耳曼人大迁徙对中世纪西欧政治格局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0年18期
2 田汝英;;论修女对西欧中世纪文化的贡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3 朱明;;城市的空气不一定自由——重新审视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由”[J];史林;2010年02期
4 符松涛;;论西欧中世纪城市与封建主政治关系的变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钱学文;;灿烂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钟文正;;中世纪西欧骑士比武大赛盛行之缘由[J];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沈芝;;试论西欧中世纪城市市民社会的构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赵德芹;;中世纪西欧贵族财产实行长子继承制的原因新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许健;;对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金池;;浅析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2 纪宗安;孟宪军;;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福进;;角斗娱乐的现代启示——关于“古罗马角斗士”议题的系统评价[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徐晓望;;论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必康;西欧北美史研究求实努力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张开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下)[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简易;彼特拉克与“中世纪”的观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黄晓;西方率先现代化是否偶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世研;弗拉基米尔·别列洛维奇:18世纪俄罗斯与西欧的文化社会交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辛彦怀;欧洲中世纪大学对近代科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4年
7 秦海波;“民族国家”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孕育[N];中国民族报;2007年
8 赵鼎新邋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战争催生欧洲现代化?[N];南方周末;2008年
9 胡忠良;给浪漫加一个封印[N];中国档案报;2003年
10 沈斐;伊斯兰文化的环境伦理意识[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从贵妇到修女[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宗华;18世纪俄国改革与贵族[D];武汉大学;2005年
3 罗翠芳;商人资本国际流动与近代西欧社会经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4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复旦大学;2003年
5 高建红;12-16世纪西欧的医生[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增洪;13-15世纪伦敦社会各阶层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日华;中古英格兰地方自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陆启宏;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D];复旦大学;2006年
9 宋晓梅;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社会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玉华;中世纪盛期西欧圣母崇拜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姗姗;论骑士观念中妇女地位的变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应志豪;从衰落走向复兴[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阎文辉;试论中世纪教会对婚姻的规范[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立坚;商路变化与西欧经济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晓光;黑死病与14—15世纪欧洲社会历史的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清华;热那亚兴衰原因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经虎;中世纪西欧妇女的法律权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静;西欧中世纪克吕尼运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盛宏意;中世纪欧洲神判法的历史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应霞;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经营管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7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37042.html